75. 宮變(2 / 2)

趙軍山抱拳道:“尊將令。”

隨後林亦清就將半塊令牌交到趙軍山手裡,道:“趙軍山你帶著兄弟們去西郊李村,去看護沂王和宮女羅霓煙。”

趙軍山聽後領命既往。

楊見霖在書房裡讀《桃花源記》,霓煙在旁邊做針線。楊見霖看完道:“煙煙,你說真有桃花源嗎?”

霓煙反問楊見霖道:“公子喜歡那一句呢?”

楊見霖道:“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這句我最喜歡。此間百姓衣食無憂,生活富足。”

霓煙笑道:“公子是喜歡百姓豐衣足食,天下太平。好個勤政愛民的沂王殿下。”

楊見霖苦笑道:“空有勤政愛民的心又有什麼用?不是被遺忘在這荒郊野外。”隨後又一臉探究道:“煙煙到底喜歡哪一句?”

霓煙道:“我喜歡‘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這一句。”

楊見霖奇道:“為何是這一句?這一句有何特彆之處?”

霓煙道:“老人和孩子都很喜樂,才是說明桃花源裡百姓生活令人豔羨。成年男女各自忙碌耕種,留在家中的老人小孩無憂喜樂這才是令人向往之處。”

楊見霖點頭道:“此言極是,縱然衣食無憂然家中不和睦也是枉然。”隨後又道:“古來將桃花源做典入詩的也是不少,我前日讀王摩詰的《桃源行》就頗為喜歡,開篇就是: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

“坐看紅樹不知遠,行儘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噢,山開曠望旋平陸。”霓煙隨口而接眼神悠遠。

楊見霖看著霓煙道:“煙煙,你對這首詩這般熟悉,竟然隨口就能背出來。”

霓煙喃喃道:“是呀,這首詩寫的好,好到有人給它譜了曲,喚做《桃源曲》。”

楊見霖看著霓煙道:“煙煙,你是聽過這首曲子的。可是,那個人給你吹的這首曲子?”

霓煙一臉愕然道:“公子,你說什麼那個人給我吹的曲子?”

楊見霖幽幽道:“當年你我離開皇宮之時,有次你說過你曾經一個心儀之人。說過他文才武略都不差。想必作首曲子也不在話下吧。”

霓煙看看楊見霖道:“公子猜對了,我與他邂逅於桃林之中,他吹奏了一曲《桃源曲》,我聞音合上了王維那首《桃源行》。我二人因此相識,原本約好他金榜題名,我行了及笄禮,他就上門提親。不想我父因被人蒙蔽致使火炮炸膛,被發配抄家。我也被牽連論為官奴。他幾次想為我贖身,偏造化弄人我進宮成了太後身旁的宮女,他也娶了一位千金小姐為妻。從此我二人就再無往來。”

楊見霖賭氣道:“這人是誰?他如此薄情寡義,你卻還對他念念不忘!待我見到祖母定然讓她為你討要個公道。”

隨後又道:“況天下好男子多的是,待我見到母妃,父皇定然讓他們為你做主,找個比那個負心漢好千百倍的,於你指婚讓你風風光光的嫁出去。氣死那個負心漢。”

霓煙見楊見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