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新人笑,舊人哭(2 / 2)

再說孫鼐文主持完太後壽宴之後回到府中。在書房中左思右想最終將秦管喚來,道:“你去將林亦清找來。”

林亦清在陳峰家中翹首相盼,見秦管家來找自己,大喜過望,匆忙跟著秦管家來到孫府,進了書房見到孫鼐文倒頭就拜。

孫鼐文則斟酌再三方開口道:“軒奕,今日進宮本是會貞將你與羅霓煙的事情告知太後,太後有意放羅霓煙出宮。不料周內侍將你我慶功宴上的戲言講與皇上聽了。皇帝信以為真,提筆就擬了聖旨為你和慧貞指婚。”說罷將手中的聖旨向前推了推。

林亦清聽罷,如五雷轟頂一把呆在待在原地動都不動。

孫鼐文看了看,搖搖頭道:“軒奕。難道你要抗旨不尊嗎?”

林亦清道:“大人,你應當將實情告知皇上。如此以來,我既對不起孫小姐,又辜負了霓煙一片真情。”

孫鼐文道:“哎呀,我到禦書房時聖旨早已寫好。皇上隻與我閒話兩句話之後就將聖旨交於我了。我連說話的機會都沒有,就白白將女兒嫁你。唉,如今木已成舟。你若堅持不受就是抗旨不尊是要殺頭的呀。”

見林亦清依舊呆呆木木,想了想孫鼐文緩了緩口氣道:“事情突然一下如此轉變,你轉不過圈兒倒也在情理之中,既如此,你先回去好好想想。再做打算不遲。”

林亦清渾渾噩噩出了孫府,回到陳府,找到塵陳峰,將此事細細說與陳峰。

陳峰聽罷,心中思量半晌對林亦清道:“賢弟,這此事是你是答應也得答應,不答應也得答應。聖旨以下覆水難收。”

林亦清聽罷,心如刀絞道:“兄長所言,我又如何不知。隻是我此生隻願與霓煙共度白首,我情願棄官而去,也絕不做那負心之人。”

陳峰正色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賢弟你就算辭官,又能躲到何處?聖旨已下,林亦清娶孫慧貞天下皆知。豈是一個逃字可以解決了的?此是其一,其二賢弟可曾想過如今你已是金科進士,下一步就是授官,步入仕途。即步入仕途,你娶孫小姐為妻孫家就是你的一個助力。可保你仕途上走得更順暢,寒窗苦讀十餘載你不就是為了走向仕途展胸中抱負嗎?此是其二。再說羅小姐如今已在太後宮中,就不隻是一個官奴脫籍那麼簡單的事情了。宮中女官皆而有定例。滿二十五歲方可放出宮。就算賢弟罷官不做,又如何保證羅小姐不被指配他人或者因為伺候太後有功被留在宮中頤養天年?如今賢弟與他有緣無份。賢,你既不能扭轉乾坤,還不如仕途求進,方有機會打點宮中關係照拂她一二。大丈夫忍辱負重,總有得亦有失,既是有緣就儘其力照拂她,既是無份就助她安好。若羅小姐得太後青睞三五年內出了宮,尋一個好人家安穩一生也是她的福氣。”

林亦清聽罷此言,隻覺字字紮心卻字字在理。苦笑一番:“兄長所言即,我與煙兒是有緣無份。既如此就不再強求。我隻遠遠守望她,助她一切安好。”

陳峰道:“賢弟,莫要煩惱,以賢弟之才。定能建功立業,一展胸中抱負。羅小姐亦是欣慰。”

四月裡京城辦了兩場喜事。一場是四月十八鎮北侯府二公子賀玉瑫迎娶戶部侍郎柳維忠的千金。一場是四月二十五吏部侍郎孫鼐文之女下嫁新科進士林亦清。賀玉璋托人將消息告訴了霓煙。霓煙親自繡了一幅繡送與賀玉瑫。

四月二十五日,林亦清與孫慧貞大婚。霓煙早早告假,太後由她在房中休養。因是皇帝指婚林孫二人第二日一早就坐馬車進了皇宮。先去叩見皇上,之後又來到太後宮中謝恩。

霓煙本不欲前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