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麵(1 / 2)

《桃林依舊,桃花笑春風》全本免費閱讀

兩人一前一後跑到小丘後麵,都累的直喘氣,小雪不滿的說:“小姐,你怎麼這樣瘋跑呀,要是被老爺、太太知道了肯定要罰你抄《女則》《女誡》。”

霓煙笑道:"要不然我怎麼會隻帶你一人來桃林,你不說我不說父親母親怎麼會知道,整日做繡活。學規矩,把人都拘傻了,今天我跑上幾步也讓身體活泛活泛。你回去若要告訴父親母親我就讓母親查查廚房裡那一碟上好的鹿肉去哪了?”

小雪一聽,趕忙笑著對霓煙說:“小姐你放心,我才不會去告訴老爺、太太。你也彆讓太太查那碟鹿肉了吧。”

霓煙笑了笑不再說話,抬頭仔細看著小丘後的景致,但見又一片桃林,比前麵的那片要小些,但顏色卻比之更豔。花朵也大了許多,花旁蜂鳴蝶繞芳香撲鼻。

霓煙心中一喜:"幸虧多走了這兒步才看到這麼美的花。這裡景美,又沒有什麼人來,倒是是可以安安靜靜的賞花了。”

想畢往林中走了幾步,忽聽得有細細的樂曲傳入耳中,霓煙邊聽邊向桃林中央走去,邊走邊想:"聽這聲音像是竹笛之聲,隻是這首曲子卻是從未聽過。”

身旁小雪也說:“小姐這首曲子奴婢沒有聽過,小姐可曾聽過?"

霓煙搖頭:"生疏的很,從沒有聽過。不過聽這首曲子倒是讓我想起了王摩詰的那首《桃源行》,很是與此曲相配。”

雪兒道:“我沒聽過這一首,好小姐,你吟出來讓我聽聽如何?!”

霓煙猶豫道:“不知何人吹的曲子,我這麼冒冒然的吟詩,似有不妥。”

雪兒道:“他吹他的曲子,你吟你的詩,有什麼不妥的?好小姐你吟出來也讓我長長見識。"

霓煙想想也罷,邊賞花邊吟:"漁舟逐水愛山春,兩岸桃花夾古津。坐看紅樹不知遠,行儘青溪不見人。山口潛行始隈隩,山開曠望旋平陸。遙看一處攢雲樹,近入千家散花竹。樵客初傳漢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居人共住武陵源,還從物外起田園,月明鬆下房攏靜,日出雲中雞犬喧。驚聞俗客爭來集,競引還家問都邑。平明閭巷掃花開,薄暮漁樵乘水入。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逐不還。峽裡誰知有人事,世中遙望空雲山。不疑靈境難聞見,塵心來儘思鄉縣。山洞無論隔山水,辭家終擬長遊衍。自謂經過舊不迷,安知峰壑金今來變。當時隻記入山深,青溪幾度到雲林。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霓煙吟完時已走到桃林中央,忽聽得曲終音絕,隻見在一株桃樹下有一輕年男子,手摯竹笛含笑而立,男子見到霓煙緩緩行禮,輕聲流道"這位姑娘在下有禮了,剛才可是姑娘吟唱的《桃源行》?”

霓煙連忙還禮道:“這位公子,小女有禮了,適才因聽到公子所吹曲譜心有所感,隨口就吟了這首《桃源行》擾了公子雅興,請公子恕罪。”。”

那男子忙說道:"姑娘自謙,姑娘方才吟唱的聲情並茂,與此曲相合。姑娘有所不知這首曲子是在下的恩師為《桃源行》譜的《桃源曲》。”

霓煙聽罷微微一笑道:“原來是我歪打正著了。"

那男子繼續道:"此曲恩師譜成多年,我每到有桃花盛開之地就會吹奏,但這麼多年從未有人能識得此曲,今日在下隻是看著桃花開的豔,一時興起隨便吹了一曲,不想竟被姑娘聽出曲中之意,清問姑娘尊姓大名,在下想向姑娘請教。"

看到霓煙遲疑的神情,這男子忙做行禮道:"是在下唐突了,在下是蘇州人,姓林名亦清字軒奕,去年進京備考春鬨的舉子。”

羅霓煙忙還禮道:"見過林舉人,小女子是京師人氏姓羅閨名霓煙,無字。”

林亦清聽完:"聽聞京中有一書畫絕技人稱“羅繪”常在隱處繡有“霓"字或者"煙"字,不知與小姐有何淵源!"

霓煙聽畢一笑道:"拙作有汙公子清目,小女子慚愧。”

林亦清聽畢忙整理衣衫恭敬行禮。霓煙忙輕巧跳開,笑道:“公子何故行此大禮?小女子實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