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銀元大受歡迎。(1 / 2)

第535章 銀元大受歡迎。

朱元璋看了兩個兒子一眼:“老三,老四,你們覺得怎麼樣?”

朱笑了笑:“太孫殿下做的銀元自然是極好的,兒臣看可以在市麵上流通。”

朱棣也是稱讚了幾句,雖然這話有些不情願,但他不得不承認。

朱元璋點點頭,看著姚斌說道:“嗯,允熥,明兒個你去內庫把裡麵的銀子都給咱弄成這樣的銀元。”

姚斌想了想說道:“皇爺爺,這裡麵是要手續費的,畢竟製筆廠的機器,還有工匠都是需要吃喝的”

雖然自己已經有了百分之十的利潤,但是這玩意兒不能告訴彆人啊,再說了沒一點兒好處的事情誰願意去做。

隻要自己不要手續費,恐怕朱元璋馬上就會知道裡麵有什麼貓膩。

跟姚斌猜的一樣,聽到有費用,朱元璋並沒有奇怪,輕聲問道:“多少錢。”

姚斌眼珠子一轉說道:“五百兩銀子收一兩銀子的手續費。”

回到東宮後,姚斌來到庫房,發現銀子隻有區區的幾十萬兩,真是有些可笑,這可是大明朝的儲君,財力還比不上一個藩王。

朱覺得這銀幣確實很好,不管是出去花銷還是賞賜彆人都是絕佳的選擇,於是直接提高了手續費,為的就是讓姚斌加快速度。

“不行,皇爺爺,必須五百兩一兩的手續費.”

“謝殿下賞賜。”

“臣隻想快點拿到銀元。”

朱元璋想了一下,覺得還是太高了,他內褲裡可是有一千多萬兩白銀,這樣算下來的話他就得付出兩萬多兩銀子的手續費,對於一向摳門的朱元璋實在是太高了。

“嗯,二叔找一批工匠,把這裡改造一下,全都用水泥外加鋼筋澆築.”

“咦,這不是袁大頭嗎?”

姚斌知道這些藩王實力最強的就是朱棣,這家夥還在這裡藏拙呢。

“不行,太高了,一千兩給一兩銀子的手續費.”

“三叔,三天後就可以給你。”

“行。”

姚斌從兜裡掏出一塊銀元:“咯,以後銀子都會是這樣的,一元等於一兩銀子.這就是賞你的了。”

小黑子試探性的問道:“殿下,這要把這麼多銀子搬到哪兒啊?”

他看過銀元還在想這些東西工匠是怎麼打出來的,沒成想看到實物之後,居然是這樣來的,機器卡擦哢嚓一壓就出來了?

“熥哥兒,這機器也太神奇了點”

哎,還不是因為這是老大朱標的兒子。

朱樉搖搖頭:“沒呢,我讓工部的人抓緊再做,不過這也不著急吧?金陵到皇莊的路已經在修了。”

出門的時候,朱攔住了姚斌:“殿下,臣府上也有一批銀子,能不能幫忙鑄成銀元?手續費就按照一百兩一兩的手續費.”

翌日製筆廠,很快這裡的銀子都放不下了,不單單有燕王晉王送來的,更多的是宮裡來的,彆說朱元璋的內庫還真是有錢。

“好,明天我就找人給你送過去。”

朱元璋還想把黃金也弄成金幣,隻不過被姚斌給阻止了,這黃金以後可是有大用處的,白銀在係統超市並不能使用,現在留下當貨幣正好。

朱想了想說道:“一百萬兩白銀。”

東宮裡,肖仙仙無意間看到幾枚銀元。

但如果相對於一個國家來說,這點錢好像又有點兒少,完全沒有任何的抗風險能力。

在朱元璋的印象中,不就是讓工匠辛苦一下嘛,反正也不用給他們錢,再說了給皇家鑄幣都是他們的榮幸。

雖然有這麼大一筆錢財在這裡,但姚斌絲毫不擔心安全,要是誰找死想打這些錢的主意,那麼隻能說對方是活該。

經過爺孫倆的拉扯,最終朱元璋妥協了,這把朱棣和朱看花了眼,這老爺子什麼時候這麼好說話啦,以前可沒有這樣啊。

朱走後,朱棣一樣也弄了點兒,隻不過他沒有朱這麼招搖,他隻是準備做十萬兩白銀,畢竟做人要低調。

“什麼是鋼筋?”

姚斌暗暗點頭,這貨的家底肯定能跟朱樉差不多,或者說要少點兒這朱元璋的兒子是真的有錢,隨便一出手都比東宮要有錢。

“三叔,你這是?”

隨後朱樉就站在製幣機外麵看,絲毫沒覺得機器吵鬨,主要是眼前白花花的銀子,看著是真的很爽。

以後還要給其他人兌換銀元的,這個費用必須要設置好,雖然這隻是明麵上的一小部分利潤,但在外人看來這就是全部的利潤,那百分之十的銅說出去的話姚斌會有麻煩。

“三叔有多少銀子?”

姚斌沒有客氣,直接把府庫的錢全部讓搬出去,對此自然沒有任何人有意見,也不看看現在東宮誰最大。

“二叔,水泥路的事情都分好段了?”

朱樉急匆匆的來到了製幣廠,看到眼前轟隆隆的機器,頓時有些目瞪口呆。

小黑子一看銀元,頓時覺得好精美,要是現在拿到市麵上恐怕都能賣出個好價錢。

得知總數有一千多萬兩白銀,姚斌差點沒笑出聲,這就是一百多萬兩的利潤,就算是搶劫也沒有這麼快的。

在心裡算了一下速度,現在有五台製幣機,每台機器工作壓力160噸,每分鐘可以出100枚銀元,換言之每分鐘可以出500枚銀元,一個小時就是30000枚,每天造個十小時也就是300000枚,這個速度不行啊,看來回去還得繼續買機器。

姚斌也沒去解釋:“我一會兒會給他們。”

這造型這款式,完全就是民國時期的袁大頭,隻不過上麵的頭像換成了朱元璋,這是哪位啥神仙做出來的?

拿著銀元在嘴邊吹了口氣,迅速的拿到耳邊,果然聽到了一陣清脆的聲音。

肖仙仙看著,還在寫東西的朱允炆問道:“這是從哪裡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