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風雲變幻(求打賞全訂支持!)(2 / 2)

他們大都是要經曆這樣一個過程吧。

眼下同仇敵愾,恨不得粉碎秦國。可是等到時間久了,亡國的仇恨在維持生計麵前,反而成了無用的累贅。

所以說,給六國人三年的時間,他們聚集起來抵抗秦國的心意若有五分。等到十年之後,這心意便一點都不剩。

張良在意識到這個問題後,當即陷入無儘的痛苦……

“真不明白,人活在世上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

當張良在流亡的曆程中鍛造更強大的自己時,齊國的君王驚聞‘楚國的噩耗’,慌忙之下,召集群臣商議國事。

這齊國,已經很久不上朝了。

齊王建,重用他的舅舅後勝為相國,齊國的朝政大事,基本上都是他的舅舅來處理。

這個舅舅,可不是什麼好人。

把持朝政,排擠忠良賢能,任人唯親。

他隻比齊王大四歲而已。

因為齊王建信任這個舅舅,所以就把丞相這樣的位置交給了他。漸漸地,這個舅舅就把持了朝政,順帶幫齊王建把國中大小事務都處理了,國中大小臣子知道有後勝,卻不知道有齊王。

齊國王宮——

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正坐在王座上。

齊王建,今年五十六歲。

寬大的黃黑色王袍穿在他身上,非但沒有彰顯出君王的氣度來,反而像是大街上的市井商人。

他神態萎靡,臉色蠟黃,雙目渙散無神。一看就是長久縱欲過度。

“如今楚國兵敗,天下人都在嘲笑楚國。而秦國的太子,此前曾經放出謠言來,說是要在一年內,滅掉楚國,伐我齊國。事已如此,寡人當如何為之呢?”

朝中一片寂靜。

齊王建看到後,認為是諸臣都畏懼自己的威嚴。

事實上,丞相後勝站在朝堂上,他們這些人自然一個個都不敢說話,唯恐搶了丞相的風頭。

後勝,年紀雖大,眸中卻一片精明,精神矍鑠。

他持著圭,來到齊王建麵前,“大王,秦國的太子素來目中無人,他隻是誇口罷了。實際上,以秦國的實力,最多也就和楚國打個平手。”

“我派去潛伏在秦國的細作回報說,秦國的國力已經要耗儘了。等到秦國打不動楚國,到時候,就是大王的機會。到時候,我們齊國就可以反攻秦國,把失去的土地都收回來。”

齊王聽得心頭一震。

“善。大善。”像是出了一口惡氣般,齊王建連連道,他激動地跺腳,“這幫可惡的秦國人,多年來我朝奉他們,為的是讓秦國削弱其他國家的力量,好保存我齊國的實力。”

“可是秦王卻日益驕橫。他竟然不將寡人放在眼中。沒想到,十年過去了,這秦國終於要打不動了。”

“寡人隻等秦楚兩國互相較量,彼此消耗國力。等到他們鷸蚌相爭,而寡人到時候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齊王建攏著胡須。

朝中臣子聽了,齊齊作揖讚歎道,“大王英明!”

齊王建見自己治理齊國四十年,朝中臣子一個個從未有起兵謀反的,國中上下相安,四十年沒有戰事。

想到自己政績斐然,齊王建心中滿是欣喜。

-----------------

秦國,潁川郡,新鄭。

扶蘇還是在他的老地方待著。

新鄭城被修葺了一番,城中城牆也都上了顏色,道路也被擴寬。

市中有扶蘇派兵巡查,交易秩序很好。

在扶蘇來到新鄭城中後,庶民的日子變得肉眼可見的好起來了。

他們的生活也都很規律。

唯一讓人都感到有些不爽的一點是,秦人管的太多,管的太嚴了。

而且他們討厭秦國的製度,秦國人喜歡賞罰分明,乾得多、乾得好的人,就有多的獎勵,有多的報酬。

這就弄得他們不得安定。

一兩個人通過加倍努力,獲得了豐厚的報酬、獎賞後,其他人見到也紛紛眼饞。

於是就帶動了更多的人,大家都不甘於人下。

當看到有一家人因為加入秦國的工坊、加入秦國的軍隊變得富裕起來,住上更大的宅子,其他人也紛紛眼饞,跟著去乾活。

於是便出現了一種情況,大家夥都為了賺得比過去多,還要賺得比彆人多,都變得很努力。

很多人都沒日沒夜的乾活。

這就逼得那些不喜歡朝九晚五的人也不得不扛起鋤頭,入工坊做活。

原本韓國的婦女,自己在家忙完針織,給一家人做夠衣服就夠了。但是現在,在環境和政策的引導下。

她們紛紛走出家門,來到工坊,專門製作衣服。乾得多,賺得多,還能不用做家務。

所有人都沒想到,整整衝擊和影響六國百姓的居然是個利字。

秦國人為了讓國家強大,用利益引誘民眾,鼓勵他們加倍努力,給國家生產製造。

但是時間稍微一久,這種製度的弊端就開始顯現出來了。

可人的欲望就如同高山滾石一般,一旦開始,就再也停不下來了。除非這些石頭原本就在山穀的底部。

隻要稍微有些改變,嘗到甜頭,就開始想著嘗更多的甜頭。

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無法滿足日漸增長起來的人心欲望,這就會導致民眾內心產生不滿。,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