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1章 戶部竟然訴苦(2 / 2)

“你上點心,考簽換了就拿過來,萬不可丟了。”

“哎呀,知道了大嫂子,剛辦完事,就開始攆人了,哪有這樣的,平兒,走了,”

王熙鳳故作埋怨,拉著平兒就出了門,讓屋內眾人想發笑,尤夫人嘀咕了一句,

“鳳丫頭真是,哎”

皇宮,

戶部各堂。

張瑾瑜剛邁進戶部的大門,就聽到戶部裡麵響起的算盤聲,尋著聲音,往裡麵看去,隻見超過二十人,拿著算盤在那盤算著,對麵也有二十人負責記錄,

好家夥,這場麵,難得一見。

張瑾瑜也不打擾,往內堂走去,隻見裡麵,戶部侍郎沈中新拿著一本賬冊,右手拿著朱筆,在那勾勾畫畫,也不知忙些什麼!

環顧左右,顧閣老連個影子都看不見,如今的戶部,應該都在沈中新的手上了,看著人還在聚精會神的在那,勾勾畫畫,張瑾瑜也沒打擾,

靠近一點,伸頭看過去,那本賬冊,嗯?寫的竟然是京城南下大軍所需的物資調配,還有一年的餉銀,

記得這些餉銀不是戶部給準備了三個月的嗎,怎麼還需要戶部準備,還是一年的,要是王子騰敢這麼打,主帥的位子定然不保啊,速戰速決雖然不一定可行,但是穩紮穩打,拖得太久,變數增多,難保朝堂生變,

張瑾瑜站在那一想就多了,沈中新覺得有人在身邊,忽然一抬頭,看見侯爺竟然在此,忙放下手中的賬冊和朱筆,起身拱手拜見,

“侯爺,您如何有空來此,可是有事?”

“哈哈,沈大人,本侯沒事就不能來了?”

張瑾瑜好似開玩笑一般,伸手拖住沈中新的手,並不讓其施禮,

沈中新無奈,隻得把手放下,做了個請的動作,

“侯爺,坐下歇歇,下官給侯爺倒碗茶水,不知侯爺有何事來此,”

見到沈中新又問了一遍,張瑾瑜也未隱瞞,

“還能有什麼事,恩科的事唄,知道你沈大人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本侯是比不過的,所以就來取取經,想讓你幫襯幫襯,這不,陛下開恩,就把你調任含元殿,當個壓陣的主審官,也好看看咱們大武學子考的如何?”

雖然是嬉笑般解釋一番,可張瑾瑜的眼睛始終盯著沈中新,畢竟科舉的事自己橫插進來,文官沒個怨言不可能的,

隻見沈中心頓了一下,手中倒茶的茶壺,都把茶水倒的溢了出來,乍一回神,趕緊把茶壺放下,

“侯爺過譽了,恩科的事,侯爺是真這樣想的,還是另有緣故,”

說著,把茶碗推了過去,

張瑾瑜看著溢出的茶碗,水在動一下就流了些出來,嘴角微翹,伸手捏住茶碗的邊緣,回道;

“自然是本侯要求的,就像這茶碗裡的水,水滿自溢,科舉的事,到頭來還是文官的事,本侯作為主考,自有深意,沈侍郎,你覺得如何呢?”

“不愧是侯爺,下官自無不可,”

“好!”

張瑾瑜見到沈中新答應下來,也明白顧閣老的態度,剩下的,就是言官言從,盧閣老的學生了,另外的刑部侍郎常佐,好似是李黨舊人,這三人齊到之後,希望平安無事,

這樣安排也是張瑾瑜深思熟慮的結果,他們三人都是朝廷的中堅力量,既然請了一個,那還不如請三個都來呢,畢竟後麵站著的人可不簡單啊,

想來沈中新是看懂了。

拿起茶碗,一飲而儘。

“沈大人,本侯問你,科舉考試,審閱卷子,最重要的是什麼?”

張瑾瑜放下茶碗,然後問了一句,作為主考官,怎麼閱卷子,怎麼選卷子,裡麵可有門道。

“侯爺,自然是有門道的,首先是考生交了卷子,初審之人乃是抄檢官,由他們按照曆來的規矩,看看考生的卷麵,也就是書寫規整與否,字跡有無敷衍之意,如若沒有則是下一步閱卷,好壞即可分,有爭議的,自然是繼續往下一人複審,再有爭議者,才能到我們這些主審手裡,當然,最後還是由主審官評定甲乙文章。”

原來如此,張瑾瑜在心中嘀咕了一句,怪不得那麼多卷子改的那麼快,先入為主,字寫的不好的,幾乎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多謝沈大人解惑,本侯算是了解了,既然如此,沈大人多準備一下,月底前三日開考,務必記得,”

“侯爺放心,有了旨意,下官定然不敢怠慢。”

“那就好。”

張瑾瑜應了一聲,就準備回去,剛起身,臨走時候想到了剛剛賬冊的事,回身又問,

“對了,剛剛沈大人看著賬冊,戶部為何準備一年的餉銀,可是有什麼說法?”

“侯爺,此乃閣老特意囑托,俗話說有備無患,總比到時候再想起來要好,再說了,去年,仰賴皇上如天之德,各部實心做事,最艱難的日子,總算是過去了。”

沈中新歎息了一口氣,坐下後,從書案上翻出幾本賬冊,往侯爺麵前一推,

“去年,兩省的大水,三地的大旱,還有北邊,南邊的戰事,以及今歲京南之地的民亂,在加上宮裡剛剛修好的含元殿,說實話,侯爺,戶部都不知道怎麼過來的,皇上宵衣旰食,內閣精打細算,才有平賬的機會。”

“這倒也是,去年光景不好,各地也不安穩,戶部是挺難的,”

張瑾瑜坐在那,同樣歎了口氣,心中卻不同意,什麼內閣精打細算,還不是向勳貴和百官追討銀子給平的賬,要不然猴年馬月能把平賬的事完結,

“侯爺理解就成,外人不知內情,總感覺是戶部的人貪了銀子,尤其是因為糧倉一事,不少百姓借此由頭誹謗朝廷戶部,要不是侯爺出手拿下此人,那我等戶部之人,都得請罪於朝廷了,”

沈中新話中有話,說的不明不白,張瑾瑜一時間也沒有猜透,文官這些人,就喜歡賣關子,你這樣說,是想保崔德海還是另有它意。

“沈大人嚴重了,從開春到現在,陛下多次齋戒敬天,過年後風調雨順,都是皇上敬天敬下來的,隻要我們這些做臣子的,實心用事,朝廷依然能如日中天,話止於此,本侯這就回了。”

張瑾瑜擺了擺手,並未再多言,起身離去,出了部堂,

留下沈中新一臉的思索表情,不愧是侯爺,想得周全,看來崔德海一案,侯爺是不想再過問了,可惜戶部又豈能包庇,大理寺卿那邊可有盧閣老的人盯著呢,京南怎麼沒了信,

沈中新一驚,好似很久都沒了京南的信了,也不知閣老派人去查的怎麼樣,林山郡的官倉,果真有滿倉的糧食!

出了戶部大門,

張瑾瑜四下望了望,特意往那個東邊瞧了瞧,皇後娘娘的鑾駕沒有看到,也不知香上完了沒有,一時間裹足不前,

見到侯爺立在那沒個動靜,身後的寧邊遂問道;

“侯爺,可還是要去刑部?”

“不去了,陛下下了旨,到時候他們自會來的,今個就是探探戶部的口風,還有意外收獲,城外安湖大營那邊,南下的大軍可有動靜?”

張瑾瑜打了一個哈欠,事情繁多,勞心勞神的,夜裡又睡不好,倒也有些困乏。

“侯爺,暗衛來報,京營那邊,自從客軍歸營,一直沒有動靜,京營節度使王節帥,還有京營各級將領都沒有一個出營的,榮國府的賈璉從未回京過,也不知裡麵發生了什麼事?”

“嗬,還真是難為賈璉了,他也能忍得住,大軍南下的日子不遠了,王子騰立功心切,何嘗那些將領不也一樣,再不走,南邊要是出了變故,就麻煩了.”

張瑾瑜心中忽然有些不安,一群立功心切的人,上了戰場,能打出什麼戰局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