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二房,那隻有賈政的兒子賈寶玉,說不得就被扶正了,倒是成全了大臉寶了,這可不成,還真不行。
正想的出神,沒注意王熙鳳和平兒主仆二人的臉色,上了一層紅暈,尤其是王熙鳳,明明聽出侯爺就是敷衍了事,早不找晚不找,偏偏現在就要找賈璉有事了,不就是想知道賈璉在不在府上,也不知是不是侯爺還有其他想法,一想到大嫂子的夜裡不堪忍受的叫喊聲,心中就是心癢難耐,雙腿不自然的夾緊了一些。
平兒更是有些忐忑,萬一奶奶也有那意思,晚上侯爺沒去大奶奶那,而是來了梨園,那可怎麼辦,這!
就在二人胡思亂想之際,昭兒從後院跑了過來,回道,
“回奶奶,柳嫂子讓人在燒鍋了,說是很快就能炒幾個熱菜,還給侯爺燒了粥,說是夜裡寒氣大,喝一點暖暖胃。”
這一提醒,倒是讓三人都回了神,氣氛頗有些尷尬,王熙鳳臉色一變,急忙回道,
“行,辦的好,必然是要給侯爺燒幾個菜的,天寒濕氣大,不能吃涼的。”
然後又是笑了一下,看向侯爺,那手還是一直沒鬆開,也不知是不是有意,是不是蹭到一下柔軟,
“侯爺,賈璉前幾日還在府上,昨日京營那邊來了信,說是要整訓各軍,尤其是他那個營頭的士兵,需要什麼陣法的,就帶親兵去了安湖大營,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確實不方便。”
說完話還小心看了張瑾瑜一眼,最後一句話也是拒絕之意,想來今晚大嫂子一人難道還不夠,自己院裡人又多,人多眼雜,萬一有了,明日裡也不知傳成啥樣了。
張瑾瑜倒是沒當一回事,聽到賈璉回了大營,感覺有些不對勁,早不回晚不回,這時候京營整訓,難道王子騰看出點眉目了,還是那王姓的糧商真是王家的人,這是接到了密信了。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看著眼前明媚的身影,心裡一熱,今晚月色皎潔,人還是美的。
“那等璉二哥回來再說吧,不過鳳姐也要注意下,萬一京營要是有了動靜,還是需要小心一些,我先去西院了,鳳姐自便。”
說完話就要走,自己可是餓著肚子呢。
可是王熙鳳聽到了不對勁,什麼叫早做準備,難道在京營還能出什麼事不成,看見人已經走了,急忙快步追了上去,拉住侯爺的胳膊,哪知道一著急人就撲了上去,整個人投懷送抱一樣靠著一半身子,張瑾瑜也有些傻眼,確實夠大。
王熙鳳紅了臉,急忙後退一步,忍著羞意問道,
“侯爺,彆急著走啊,話還沒說完,剛剛所言是何意,難道京營還能去打仗?”
“你急什麼,我又沒說去打仗,隻是要萬事小心一些,彆在演武場上一樣,胡亂衝殺,行了,到時候再說。”
張瑾瑜不再拖延,抬腿就走了,王熙鳳聽了一頭霧水,心中有些不安,看著人走遠後,吩咐道,
“平兒,跟上,昭兒,帶人去後廚,把菜端過去,再拿一壺酒。”
“是,奶奶。”
說完話也上了小路,然後主仆二人的身影也隨之隱沒。
大內,
宮城,養心殿。
戴權拿著送來的密信,神色陰沉的帶著內侍到了殿前的院子,朝著書房的方向看了一眼,隻見屋內燈火通明,皇爺必然還沒有入睡,隻是這麼大的事,該如何去說。
身後跟隨的小雲子,輕輕喊了一聲,
“乾爹,您沒事吧?”
“嗯,雜家沒事,今日的事怕是難了,京南那邊,雜家心裡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隱約感覺有些陰謀在裡麵,可就是想不起來哪裡有些不對勁,還有內閣,是個大問題啊。”
戴權細細回想,一直感覺哪裡有些不對勁,可是又說不上來,身邊伺候的小雲子,出聲安慰道,
“乾爹,事在人為,剛剛兒子也聽了,明麵上的安排沒有疏漏,顧將軍也是一位悍將,手下又有三萬精銳,必然能大破賊軍,鎮壓亂民,等幾日必然有消息傳過來。”
剛想抬腳的戴權,猛然放下腳步,是了,都感覺安排的合理,都感覺能勝,可恰恰如此,才覺得不對勁,這是誰安排好的呢,隻有一人,江南布政史於仁則,他想乾什麼。
“走,進去麵聖,不要擅自多話。”
“明白,乾爹。”
二人進了養心殿,
小心的挪動腳步,到了書房門前,戴權看了小雲子一眼,後者會意,停住腳步守在入口處。
而後,
戴權隻身一人輕輕推了門,慢慢抬腿入去去,隻見明黃的的火光下,書房內,武皇周世宏端坐在書案後麵,拿著朱筆還在批紅,堂下有四位內侍垂手而立,低眉垂首,身邊伺候,窗戶東側的香爐還飄出淡淡青煙,四周的宮燈早已點燃。
戴權小心的走到書桌前,拿著拂塵也立在那不言語,僅一會的功夫,武皇就批改了好幾份奏折,其中還有一奏折是江南金陵知府賈雨村呈上的,說是金陵的上好農田已經改稻種桑了,開墾的田畝也僅僅是補上了缺額,所以今年的糧食產量並未增加。
一見著此處,武皇麵色有些不愉快。
這點事都處理不好,糧食未增加,那麼其他地方更是不可能再增加了,武皇周世宏心中有些煩悶,把奏折扔了出去,
“戴權,你說說,你內務府那些布莊,從江南那邊收的絲綢,可有在增加銀子。”
剛剛的事,戴權自然是看在眼裡,回道,
“回陛下,江南生絲一塊,下麵的人來報,說是生絲增產,織造局那邊絲綢必然也是增長,預計今年的銀子將要翻一倍,改田置桑還是有效果的。”
“嗯,此事朕是答應了,可是沒讓把那些良田給改了,糧食收成必須要保證,伱回去替朕下個密令,告訴江南各知府,要是江南田畝收成少於去年,誰少了,就滾回家抱孩子去。”
武皇顯然有了溫怒,這些地方官吏,都是拿著雞毛當令箭,那些銀子是要掙,可是更多的是要保證糧食產量,中州還有邊軍的消耗,都在江南,如果有了缺額,很多事就難辦了。
戴權見此,急忙應道,
“是,陛下,老奴明白。”,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