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愛極了她這般平日見不到的嬌氣樣子(2 / 2)

試婚丫鬟 十裡豆沙包 3176 字 11個月前

連啞婆婆在旁邊聽了兩回,打手勢說,如果不是自己眼睛不行了,非要跟著一起學一回。

也不知道是婢女還是廚娘傳出去的,說巷子裡有位錦姑娘的繡活比京城裡的繡娘還要厲害,性子又和善,還願意教家裡的下人,竟然有婦人領著家裡的女兒上門,要請錦鳶教孩子針線,還帶來了拜師的拜師禮。

把錦鳶好生嚇了一跳,不敢應下。

大公子如今是青州府巡撫,平日進出時街坊鄰裡也都知道。

這會兒突然有人上門來要拜師,誰知是真的想學繡花,還是衝著大公子來的,錦鳶如何敢答應,客客氣氣地把這對母女勸走了。

隔了兩日,又有人上門拜師。

錦鳶仍是將人客氣地送出去了。

她起了戒心,讓院裡的不準將裡麵的事情說出去,若再有人敢什麼都往外頭說去,彆怪她不顧情麵趕人!

撂下狠話後,也讓兩個婢女、廚娘知道這位錦姑娘也不是沒脾氣的主子。

拜師風波結束後,錦鳶很快就將這事拋之腦後。

卻沒想到,幾日後,趙非荀提及此事。

他買下了巷子頭上的一戶空屋,隻有一進,好讓她在那兒開班收徒,教姑娘們刺繡、打絡子的手藝。

青州府窮了這麼多年,尋常人家裡的婦人、姑娘縫補衣服肯定是會的,但刺繡、打絡子要知道花樣,還要會描花樣子、會針法、會配色,若沒有其他繡娘願意帶著,哪能輕易琢磨出來。

如果能學會刺繡,也是一門求生吃飯的本事。

錦鳶性子內斂,本想要拒絕。

大公子卻說,她教姑娘們學會了刺繡,也算是授人以漁。

她守著一身的好本事,隻為他一人製衣裳,實在可惜,如今他們不在京城裡,不必用那些條條框框束著自己,爺都允了,還怕什麼?趙非荀抱著她坐在懷裡,說完這段話後,又添了句,“若你不願,那就另當彆論,不用委屈自己。”

說完後,趙非荀就不再問她。

自己批閱著各地送上來的文書。

錦鳶窩在他的懷裡,身子溫暖、心臟滾燙。

一時間思緒紛亂。

一會兒想起她的針線是在沈家跟著四處偷學的,有時是央著府裡的繡娘教她,有時是外頭進來量衣的裁縫娘子,有個繡娘見她可憐,手把手教了她不少技法,還送了她許多花樣子。

一會兒又想起那幾個求上門的母女,她們衣衫破舊,手上還長著紅紫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