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皇帝就笑道,“不是古人都雲:三人行必有我師焉麼?皇祖父是人,又不是神、聖人,怎能什麼都懂?”
蕭黎就點頭,嘴角的笑意甚濃,“皇祖父所言極是,阿黎記住了!”
老皇帝見她如此地上道,遂就滿意地點了點頭,“嗯,阿黎你得記住,不管什麼時候,咱們都要保持一顆謙虛向上的心態,切莫驕傲自大!”
“嗯,阿黎知道!”
“最近累不累呀?!”老皇帝接過蕭黎遞過去的一把蓮子,跟著就問。
蕭黎就道,“不累!皇祖父在莊子上住的開心麼?!”
老皇帝吃了一顆蓮子之後就道,“開心,可開心了!每天早上一起來,就能看到一大片長勢良好的莊稼,還有每天都能吃到新鮮可口的菜肴,最主要的是皇祖父每天都能看到我的小阿黎,能看到你啊,皇祖父就很高興。”
蕭黎的眼睛就笑眯了起來,“阿黎每天能陪著皇祖父一起出去遛彎兒也很高興,皇祖父喜歡這裡咱們可以在這裡多住些日子。”
“好,多住些日子!”
就這樣蕭黎他們在莊子上足足地住了一個半月才回京,回去的時候,正值稻子成熟的階段,一路上到處都是老百姓們在田間收割勞作的景象。
“皇祖父,今年是一個豐年,咱們可以好好地過一個年了!”蕭黎撩起馬車簾子,看著外麵的景象就忍不住地側過頭來對著老皇帝道。
老皇帝朝外麵瞅了一會兒之後跟著也就歎道,“是啊,老百姓們今年總算是不用再挨餓了。”
“皇祖父放心,以後老百姓們也不會再挨餓了!”
“這怎麼說的?若是老天爺不賞臉,老百姓們的日子照樣難過呀!”
蕭黎就道,“因為咱們修了水渠和堰塘啊,皇祖父,依阿黎之見,我們仍然得多修建水渠與堰塘,這樣乾旱之時能儲水,洪澇之時能排水,不僅如此,咱們還得多修路,俗話說得好,要想富先修路。”
老皇帝就笑道,“我怎麼沒聽說過這句話啊?!”
蕭黎就道,“這不是名家之言,是阿黎說的,皇祖父您看啊,像那些偏僻閉塞之所,說不定有些人祖祖輩輩一輩子都沒有走出過大山見識過外麵的大千世界呢,因為交通不便,大家都封閉著,像有些地方的土特產在外麵就是搶手貨,可是在他們當地自己人的手中卻是不值錢的玩意兒。
若是這交通便利了,山裡的人是不是就能經常地帶著自家的土特產到外麵去與人易貨了?這一來二去地不就能積累起來財富了麼?
等手裡的財富積累的多了,他們就又能去往更遠的地方了,比如說以前是山裡來帶鎮上,後來就是由鎮上去到縣裡,再然後由縣裡去到州府,再然後說不定還能到京城呢。
俗話說,這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走的路多了,這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也就多,這見識多了那思想也就更靈活和開放了,這腦子一活,那不就能又創造出更多的利潤價值了麼?皇祖父,您說阿黎這話說得有沒有道理?”
老皇帝就點頭,“嗯,我家阿黎說得甚有道理。”
“所以啊皇祖父,咱們得鼓勵那些老百姓在農忙時節過了之後,就讓他們出來多修水渠堰塘和道路,這樣國家的經濟才能更快速地發展起來。”
老皇帝就道,“可是這樣白乾活,估計沒人願意啊?!”
蕭黎就道,“咱們繼續以工代賑啊?!”
“嗯?!”老皇帝就一臉訝異地看著她。
蕭黎就跟他建議道,“皇祖父,咱們之前的賦稅是十五稅一,若是老百姓們積極地配合朝廷的政策修渠修路,咱們就可以將他們的稅收降至十八稅一。
也就是說這中間的三分稅是得靠老百姓們自己來爭取,不是說人人都能一下子就直接降三分稅的,而是要老百姓們自己來爭取。
怎麼爭取呢?那肯定就得靠他們的辛勤勞動來換了,像那些勤勞肯乾的,這三分賦稅自然能輕易地就抵扣掉,像那些好吃懶做,偷奸耍滑的,這三分的賦稅肯定就沒那麼好掙。”
老皇帝心思一尋摸著覺得她這個提議甚是不錯,於是就問道,“那你的這個抵稅標準是什麼?”
蕭黎就道,“這個簡單,比如說要想抵扣一分的賦稅,那你就必須得完成一定量的工作,比如說修水渠,你得挖多深多長的一段水渠,堰塘也是,給你劃分一塊地方,你把這塊地給挖好了,整飭好了,這一分的賦稅就歸你所得了。
像道路也是一樣的,官府計劃著修建一條多寬多長的道路,你完成了即能獲得一分地扣稅資格,反之不能,總之,就是你完成多少的做工量,那就給你減免多少的賦稅。
老百姓們能有減免賦稅的機會,他們誰還會樂意不乾啊?反正那空閒時間他們也沒有什麼事情可做。”
她姑姑就道,“那這樣,朝廷的賦稅豈不是會減少很多?”
蕭黎就道,“姑姑,您這個不用擔心,那鹽鐵礦不是收歸朝廷所有了麼?不說彆的,咱們就說那鹽巴,這可是每家每戶都會用到的,缺或不了的,咱們就是在每斤的鹽巴上麵調升個一厘錢的價格,那朝廷在這上麵的虧損也就給找補回來了,況且一厘錢老百姓們都不會怎麼感覺到的,那漲了也跟沒漲一樣,但是就是這一厘錢,聚在一起也是挺多的了。”
老皇帝聽後,頓時就對她的這個法子滿意的不行,於是就一臉讚許地點頭道,“嗯,不錯,不錯,阿黎的這個法子甚妙!行,那皇祖父就采納了你這個建議!”
“謝皇祖父!”
老皇帝就嗬嗬地笑著,他是越看蕭黎越滿意,他這個孫女兒果真是天生的帝王之才!瞧瞧她的這些點子是多麼的新穎和實效性,就他做了幾十年的皇帝也沒有想到這一點,結果卻被她這麼輕輕鬆鬆地給點撥出來了,好啊,好啊!他總算是沒有愧對祖先!
所以,老皇帝在回去之後,即刻就下了這麼一道旨意,然後讓人謄抄了許多份發往了全國各地的州郡縣,讓各地的官員們在老百姓們秋收冬種之後就立馬地按著聖旨上來照辦。
後來大司農蔣泓轍私下裡就對著尉遲老丞相道,“看來陛下想要稱霸天下的決心很大啊?!”
尉遲老丞相就道,“大司農此話差也,陛下的心思可不是稱霸天下,事實上經過這麼多年的對外戰爭,我大魏朝已然稱霸天下了,陛下的決心是要統一整個大陸!”
蔣泓轍隨即就恍然道,“哦,對對對,是在下說錯話了。”
尉遲老丞相就歎息道,“唉,其實陛下的思量也沒錯,千百年來,這片大陸上的征伐就從來沒有間斷過,不是你打我,就我打他,然後就是他又來打我,或者幾家連起手來打一家。
之前我大魏朝可沒少受周邊那些鄰國的騷擾和欺負,好不容易出了陛下這麼一位具有雄才偉略的君王,我大魏朝怎能再堪忍受那種被人欺淩的日子?
隻有天下一統了,將他國的臣民也變成了我大魏朝的子民,這天下才能真正地太平,老百姓們才能結束這戰爭所帶來的傷痛,人們才能過上真正地太平日子,安居樂意,所以這一點上,老夫是支持陛下的。”
蔣泓轍就點頭道,“是啊,是啊,總是要有人來結束這亂世的,隻是在下擔心陛下他畢竟年紀那麼大了,若是起了這個頭,他後麵的繼任之君沒有他那份魄力,承接不了他的那一份宏願怎麼辦?”
尉遲老丞相也就點頭歎道,“是啊,老夫也是擔心的這一點,可惜那樣驚才絕豔的人不複存在咯,若是他還在的話,我等又豈會有這樣的擔心?”
“是啊,唉......”,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