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泓轍就有些略微地不好意思道,“也就比您家的厚那麼一點點,一點點兒。”
老臣相才不管他心裡頭是個啥子想法呢,於是就道,“蔣大人,不管於公於私,你這次可都不能置之事外啊?
於公,您是朝廷的大司農,替陛下掌管著天下的錢糧賦稅,於私,您跟陛下還是表親關係,嚴格的算起來,你還得喚陛下一聲表叔。”
蔣泓轍就點頭,“唉,是是是,那是。”
老臣相接著就道,“所以啊,明天的早朝上,你可得做好這個帶頭的表率啊?”
蔣泓轍就一愣,指著自己的鼻子就道,“我牽頭啊?”
老臣相就點了點頭,“這事可不就得非你莫屬,你想啊你這個做大司農的都不牽頭,那誰還牽頭?
你牽頭了,那後麵的那些朝臣們也自然的就會響應號召了,那咱們這個事辦起來也就水到渠成了。”
蔣泓轍沒吭聲,老臣相似看出了他的顧慮,就道,“放心,我跟你是一道辦差的,你打頭了,我後麵就跟著響應你。”
蔣泓轍就問,“那老臣相是打算捐獻多少?”
老臣相就道,“這個嘛,我還要先回去讓人先核實下府裡的賬目看。”
蔣泓轍就點了點頭,“行,那我也回去著人盤下府裡的賬目,看能捐獻多少出來。”
老臣相就撫摸著他那花白的山羊胡點頭,“正是!”
第二天早朝,老皇帝就直接地問滿朝的文武百官們,“大司農和臣相兩人說這糧餉不好籌集,諸位愛卿都有什麼好法子跟建議啊?”
老皇帝端坐在上首的禦案前看著下麵的一眾人等,而下麵的一眾人等都埋著頭不吭聲。
老臣相就看向旁邊的大司農蔣泓轍,蔣泓轍卻是眼觀鼻觀心,假裝沒有看到他遞過來的眼色,把那老臣相氣得不輕。
就在他猶豫著要不要站出去出那個頭之際,卻見遼東王竟然站了出來,“陛下,現正值朝廷為難之際,以兒臣之見,這籌集糧餉之事不應該隻從那些商戶們那裡著手,所謂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等朝臣也應該出一份力才是,兒臣願將我封地上一半的產出捐獻出來作為這次西征大軍的糧餉。”
“哦,你封地上一半的產出就捐獻出來?”老皇帝微眯著眼睛,一副似笑非笑地看著下首的這個兒子。
遼東王就道,“對,一半都捐獻出來。”
老皇帝突然就哈哈地大笑了起來,“好,好,不愧是我的好兒子!朕準奏了!”
“喏!”遼東王微躬著身子朝老皇帝行了一禮,跟著便站回到了原處。
蔣泓轍正欲出列,卻見一旁的尉遲老臣相先了他一步,“陛下,老臣也願意將我府中的一部分糧草捐獻出來,另外老臣再為我軍中的將士們捐獻出兩千套的冬衣來。”
老皇帝聽罷,那笑聲越發地洪亮了,“好,好,尉遲臣相不愧是我大魏朝廷的肱骨之臣,朕為你的這份忠心甚感欣慰!”
“陛下謬讚了,臣也隻不過是為陛下為朝廷儘份心力罷了,”尉遲老臣相就謙虛道。
蔣泓轍不再給他人機會,立馬也站出來道,“陛下,臣昨天晚上回去讓人清點出了四萬石的糧草和兩千斤的肉乾,下午就送至國庫處入庫,同時臣也命人儘快地趕製出三千套的冬衣和手套來,另外我祖母聽說了這件事情之後,又取了她的兩萬金的體己錢讓我代她捐獻給朝廷,說她也儘份心力。”
老皇帝就點了點頭,“好,你們都是朕的好臣子,另外代為轉達朕對姨母的謝意,待朕後麵空了就去府上看望她老人家。”
蔣泓轍就道,“陛下嚴重了,這都是我等生為臣子的該儘的義務,責無旁貸!”
“好,好!”
有了朝中幾個重臣要臣們帶頭,跟著其他的朝臣們也都紛紛地說自己要捐好多什麼什麼,老皇帝自然是喜聞樂見的,直接讓人拿了筆墨賬本來記下來。
就在大家都勇於捐款捐物之際,巴陵長公主攙扶著一個鶴發童顏的老者踏進了大殿。
老皇帝瞧見了,即刻就從禦案前站了起來欲欲下丹陛,“皇叔,您怎的來了?”
沒錯,此人就是老皇帝唯一還尚在世的親叔叔蕭道宗,人稱老王爺。
眾人也都紛紛向老王爺打招呼行禮。
老王爺就朝老皇帝擺了擺手道,“陛下,您不必下來,老臣在這裡站一會兒就走!”
老皇帝停下腳步,然後就吩咐一旁的王公公,“你去給老王爺搬張椅子。”
王公公微頷首,然後轉身就下去了。
王公公將凳子搬到老王爺的麵前請他坐下,老王爺也沒推辭,在巴陵長公主的攙扶下便落了座,然後才對著上首的老皇帝道,“現在朝中有困難,我身為宗室,豈能袖手旁觀?”
說著老王爺就從他的懷裡掏出一張紙來遞給巴陵長公主,讓她代他呈給皇帝,“這是我讓人整理出來的一些糧餉,其中糧食有二十五萬石,肉乾兩萬斤,乾菜兩萬斤,另外再有五萬金的餉錢。”
巴陵長公主就雙手捧著那張捐獻清單遞給一旁的一個小公公,小公公接了,然後又迅速地呈到一回到老皇帝身邊的王公公處,王公公又立馬地呈給老皇帝。
老皇帝在看了之後,就大為地感動道,“皇叔,這回讓您破費了,那朕也就卻之不恭了!”
老王爺就擺了擺手,“唉,都是些身外之物罷了,與我大魏的江山社稷相比,這些又算得了什麼?”說著他便看向了不遠處蔣泓轍,“蔣泓轍,你看你那邊什麼時候方便,我好著人將東西給你那兒送去?”
蔣泓轍就趕忙上前幾步道,“都方便,都方便,您看怎麼好讓您那兒親自給我們送過來呢,老王爺,要不,還是我安排人去您府上搬運吧?”
老王爺就道,“我是怕你小子那兒人手不夠。”
蔣泓轍立馬就道,“夠的,夠的!”
老王爺就道,“那好,那你就安排人下午去我府上搬運一下吧。”
“唉,好!”
巴陵長公主隨即也就從她的衣袖裡掏出兩份捐獻清單來,“父皇,這是兒臣近三年來封地上的一些產物,現兒臣如數的捐獻給朝廷,讓朝廷拿去作為軍餉之用。
另外,阿黎聽說了這件事之後,說她也要為朝廷出一份心力,所以,這一份是她封地上的,一共是五十萬石的糧食,十萬斤的風乾肉,和二十萬的稅錢。”
在場的朝臣們就紛紛地低聲議論了起來,“哇,兩位公主可真是大手筆啊,這一捐就是將整個封地上的產物都捐獻了出來。”
“可不是麼?長公主還將她封地上近三年來的產物都全部地捐獻了出來,這一下,我二十萬大軍至少一個月的糧餉是不用愁了,”有人就道。
遼東王聽了之後,眉頭幾不可聞地就蹙了起來,同時那藏在袖底下的手也捏成了拳,原本他牽出這個頭的本意是想要在父皇和朝臣們那裡深刻地留下一個為國為父分憂的好印象,但三皇姐和阿黎的這一翻操作卻生生地蓋過了他的風頭。
老皇帝雖然坐在上首的位置,離大家比較遠,但是下麵一些人的議論聲還是時不時地傳了他的耳朵裡,同時他也將眾人的反應儘收於眼底。
“你跟阿黎你們姑侄倆都將封地上的東西悉數地捐獻給了朝廷,你們姑侄倆後麵的生活怎麼辦?東宮裡的那些人不養活了?”
巴陵長公主就道,“阿黎說了,現在最要緊的是解決朝廷二十萬大軍的糧餉問題,她城外的那幾處雞鴨鵝養殖場的雞鴨鵝蛋賣了到時候也夠我們宮裡的開銷了。
再說阿黎封地上的糧餉雖然是全部地捐獻了出來,但是兒臣卻是隻向朝廷捐獻了兒臣封地上近三年的糧餉產出,並沒有完全的捐完,所以,請父皇不必擔心兒臣與阿黎後麵的生活問題。”
老皇帝就點頭,“嗯,是個孝順的好孩子,那好吧,那便呈上來吧!”
“喏!”巴陵長公主微一行禮,那立於一旁的小太監就十分有機靈勁兒地跑過去從巴陵長公主的手裡將那兩份捐獻清單給接了過去然後送往上麵。,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