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的種植的紅薯,有兩個都是紅皮白心的,甜度沒有蜜薯高,但其澱粉含量比較高,吃起來比較麵。
還有一種紅薯,是黃色的外皮,內心橙紅色的。這個品種產量比白薯高,但澱粉含量也比較低,而且甜度比比白薯更低。
“澱粉含量低沒事,它的產量可是遠超其他的品種。”對於這個缺點,簡修文認為影響不大。
畢竟如今拿紅薯製作澱粉的人很少,紅薯主要還是作為口糧在使用。
“我之前去還秤的時候,小隊長問了一下我們收了多少紅薯。”坐在一旁的劉康民,和簡修文一樣,認為這樣的產量,那點小缺點完全可以忽略不計。
不過他想起有件事還沒和況葉幾人說,便開口道。
“你說了?”
“說了,畢竟這也不好瞞著。”
他們自留地種植的是新品種的紅薯這件事,大隊上在一早就知道的。
當初他們去種子站買薯種,就沒有瞞著人。而且後麵隊上籌集紅薯秧苗補種,他們的紅薯藤和其他的品種不一樣,其他人也都知道他們種的新品種了。
幾人請假收紅薯,小隊長陳繁榮也就多關注了幾分。
要知道,今年這麼嚴重的旱災,新品種的紅薯隊裡的畝產也在兩千多斤。
況葉他們這個唯一一戶種植新品種的,陳繁榮就想看看具體的產量。
“那我們得留點紅薯出來了。”聽到這,況葉開口道。
小隊長陳繁榮知道他們這的產量,加上劉康民去倉庫還秤的時候,應該還有其他人。
那麼他們收了這麼多紅薯的事,必然會傳開。
新品種的紅薯產量這麼高,隊員們自然也想留點種,到時候和況葉幾人相熟的隊員必然會過來換些紅薯。
“留多少?”簡修文顯然也是知道的,不過這數量的商量一下。
“先留兩百斤怎麼樣,之後在看情況。”況葉考慮了一下,邊給出了一個提議。
“就這樣吧。”
兩百斤的數量,簡修文他們也沒有意見。
到時候要是不夠的話,他們再從地窖中取就是了。
商量好之後不久,當天下午就有相熟的隊員找到況葉幾人,目的就是來換薯種的。
對此況葉幾人也把商量好的交換方法交代了一番。
如果是拿其他的主糧比如小麥、水稻、玉米這類來換的話,一斤可以換三斤,雜糧的話一斤換二斤,紅薯的話一斤換半斤。
對於這樣的兌換比例,來人也沒有意見,畢竟這是換來做薯種的。
不過之前準備兩百斤,完全不夠,況葉他們最終換出去四百斤。
一天況葉請假沒去上工,卻沒想到在半下午的時候,有個陌生人出現在況葉他們的住所。
“你找誰?”
“劉康民和簡修文是不是住這?”聽到況葉的問話,來人沒有回答,而是開口問了一句。
“是這,你是?”來人開口後,況葉就聽出來,這應該是簡修文和劉康民的老鄉。
他打量了一下來人,二十多歲的模樣,氣質也有些和農村人不一樣,也就知道來人應該是和簡修文他們一起下鄉的知青。
“我叫蘇長樂,是和簡修文他們同一批下鄉的,不知道小兄弟如何稱呼?”來人笑著介紹自己一番。
“我是況葉,你找修文哥他們有事?”況葉放下手中的活計,把人領進,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