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消息自然在第一時間就讓眾人期待無比。
況葉和張友歲兩人第一次遇到這事,兩人比眾人還多了一份好奇。
不過這件事還得等幾天,小隊長陳繁榮通知隊員們後,這堰塘裡的水放出去,還得等一段時間呢。
堰塘裡麵的水,也不是就這麼放到河渠中,它們還有其他的用處。
九大隊這邊最早種植的一批油菜已經到了收獲的時候,而栽種它們的田地,有一部分是那些水旱兩用的田地。
等這些油菜收獲後,隊員們會迅速的清理裡麵的秸稈,再進行耕犁,最後會放水淹田,把它打造成能夠插秧的水田。
而這水自然有一部分取自隊裡的堰塘。
所以這時間自然還得等上幾天。
不過有了這件事吊在眾人的麵前,後麵幾天隊員們乾活的時候都要積極些。
時間很快來到五月初,堰塘中的水已經放出去大半,清塘捕魚這件事自然可以開始了。
清塘這件事是在下午進行的,況葉他們這天隻上了半天的工。
吃完午飯的時候,況葉聽到外麵響起一陣“哢噠哢噠”的聲音,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這是什麼。
“拖拉機,有拖拉機進來了。”還是旁邊的劉康民一語道出這是什麼的聲響。
此時況葉才想起這是他下鄉的時候,乘坐的拖拉機發出的聲響。
拖拉機發出的聲響,非常的響亮,一小隊的隊員聽到動靜,知道是收購站那邊來人了,也都往堰塘那邊聚集。
況葉和張友歲一開始不明白,但有簡修文和劉康民的解釋,也明白了其中的原由。
隊裡的魚賣給收購站,為了方便運輸,收購站那邊開了拖拉機過來。
開始捕魚況葉幾人自然要過去,等他們抵達的時候,已經有不少隊員聚集在堰塘邊,隊中的小孩們則是在拖拉機旁邊鬨騰。
堰塘中的水已經放出大半,但捕魚也不是簡單的事,一小隊成年的男子基本上都下到堰塘中幫忙。
眾人齊心協力,花了半下午的時間,才把裡麵的魚捕撈的差不多。
捕撈上來的魚,收購站這邊收也是有標準的,一些小草魚、鰱魚會挑選出來,鯽魚的話太小也是不收的。
這些符合收購標準的魚,陸陸續續的被稱重,然後被裝車。
拖拉機的車鬥中有一個大大的鐵皮筒,堰塘中的魚讓它裝了半滿。收購站的工作人員和隊裡的會計算好賬,就和拖拉機手開著車“哢噠哢噠”的離開了九大隊,往公社方向走。
這收上的魚,他們也得儘快處理掉。
隨著收購站的拖拉機離開,隊員們期待的目光,就看向秧鬥中剩餘的魚。
這些魚一部分,會按照每戶的人口分配,一部分可以折價和隊裡買,眾人怎麼都會得到些魚,有怎麼不期待。
小隊長看到眾人期待目光,和會計這邊很快把賬算好,確認每家每戶的分配數量,就開始分魚。
於是堰塘的堤岸上隊員們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每個人手中都拿著盆或桶。
今天得到的魚,隊員們不會一次性吃掉,基本上都會養上一段時間。
如今正是地裡的活重的時候,這些魚是一年中難得的葷腥,隊員們還得靠它們補一補這段時間的勞累身體。
況葉和簡修文他們,也在隊伍中,隨著隊伍的前進,他們也分到二十來條小魚,加起來的重量差不多也就四斤。
四人排隊的時候就商量了一下,如今他,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