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是實木做的,但木架床的重量不算多重,況葉三人任何一位,就可以輕鬆的抗在肩上抬走。
兩張床隻需要兩個人,剩餘的一個人也不是沒有東西拿。
鋪床草的底部要墊的竹折子,總共有四張,分量比不上木架床,但另外兩人就不太方便再拿。
最終簡修文和劉康民抗著木架床,況葉提著四張竹折子跟在後麵。
回去的路上,況葉還轉道去了一小隊存放穀草的地方。
隻是之前小隊長陳繁榮交代好的,鋪床的穀草,況葉他們如今柴房中也沒有,之前的早就在檢修屋頂時用得差不多。
每年每個小隊都會存放些穀草備用,因為它不止是屋頂上的建築材料,還有著許多的用途。
柴火、牲畜墊窩甚至食用、手工原材料、農作物育苗保溫材料等等,反正在農村就沒有一無用處的東西。
觀市這邊的大量穀草存放非常有特色,它們一般不存放在房屋中,而是在戶外找一顆柏樹。
清理掉柏樹下邊的枝葉,露出柏樹這主杆,然後以柏樹的樹乾為中心,紮一個圓圓的草垛子。
草堆子的紮的還非常的緊實,頂部有傾斜的角度,加上柏樹樹冠的枝葉,這些穀草哪怕是存放在戶外,也能保存許久。
況葉最後提竹折子的同時,還用咯吱窩夾著好幾捆穀草回去。
把木架床、竹折子安放好,帶回來的穀草,三人也把它們攤開晾曬幾天。
雖然保存的不錯,但拿來鋪床的話,乾燥度有些不夠。
收拾完這些,還需要一樣東西,那就是竹席。但大隊長這邊找不現成的,隻能讓隊裡的篾匠現編。
對於這活篾匠也願意接,畢竟可以算工分的,就算不是拿錢也是一份收入。
知青下鄉除了最開始的時候,費用是自理的,到後麵逐漸人數增多,政策上是有安置經費的。
要不然就算九大隊這邊風氣不錯,大隊上也不可能拿錢補貼知青,準備什麼木床這些。
這些東西生產隊提供之後,可以申請報銷抵扣的。
而接這份活的也是況葉的熟人,陳慶應。
這天下工後,況葉和簡修文他們招呼一聲,就跟著陳祥富去他家。
陳祥富是陳慶應的大孫子,今天中午的時候他爺爺就交代,給知青編織的竹席今天下午就能完工,讓他通知況葉他們一聲。
過年的時候,況葉跟著陳祥富以及隊裡的其它年輕人一起出去玩,經過那幾天的相處,他如今和隊裡的年輕處的都還不錯。
其中陳祥富算是最為熟悉的一人。
來到陳祥富家的時候,他們家此時不少人都在,況葉一一打招呼後,準備拿了竹席就走。
他不準備在這多待,畢竟這個時間都是人家準備晚飯的時候,不好久留。
在他等待陳祥富取竹席的時候,發現陸嫂子端著一個籮筐出現在堂屋。
籮筐裡麵竟然裝著十幾枚雞蛋。
不過況葉一眼就看出來,這應該不是陸嫂子他們準備來吃,或者售賣的雞蛋。
籮筐的底部還墊著穀草,這些穀草應該被踩踏過多次,是一個標準內凹的雞窩,上麵幾根細小的雞毛,也說明了這一點。
陸嫂子在堂屋找了一個特殊的位置,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