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紙上談兵1(2 / 2)

忘。”拿破侖急忙搖頭。

“好,那我就替你選吧,我先問問你,你在軍校學習了那麼多知識,知道歐洲大陸的軍隊演變過程嗎?你覺得我國的軍力怎麼樣?”夏爾開始引導拿破侖,歐洲的軍事發展史作為研究歐洲的重要課題,夏爾前世自然是狠下了一番功夫的。

“歐洲的戰爭曆史和軍隊經曆了漫長的演變過程,在中世紀早期,一支典型的軍隊由騎士和民兵兩個組成部分構成,騎士是采邑製度的代表,該製度最初出現於法蘭克王國的墨洛溫王朝,為了抵抗外敵入侵,宮相查理號召了一批小封建主和自由民組建騎兵部隊,為了維持騎兵的裝備,他將沒收自叛亂貴族和其他形式奪取的土地賜給騎兵,以作為他們的保障。“

拿破侖開始侃侃而談,夏爾點頭叫他繼續。

“以前社會生產水平落後,所以保障軍隊供應的有效措施是將戰士的兵役義務與土地占有結合起來,使他們具有自行保障後勤供應的財力,從而減輕王國經濟的負擔。”

“隨著時間的推移,騎士製度逐漸在歐洲推廣開來,演變為以出租土地換取軍隊一定期間的服役製度,騎士及其侍從被認為是歐洲領主的主要武裝力量,而民兵則會在領主的緊急征召下出現,根據自己的富裕程度自行購置裝備,通常擔任步兵或弓弩手,他們的裝備比較簡陋,往往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進行戰鬥。”

“但是這種製度有兩個問題。”拿破侖舉起了兩根手指。

“首先,這種以義務服役形式組成的軍隊受到服役時間短暫的限製,無法長時間維持戰事。”

“其次,這些由各地臨時拚湊在一起的軍隊缺乏凝聚力,軍紀渙散,互相爭吵和開小差的情況屢見不鮮,過短的服役時間和士兵素質的低下都嚴重製約了戰役計劃的實施。”

“你說的不錯,而且有自己的見解,繼續吧。”夏爾聽得頻頻點頭,拿破侖說的話確實是直切要害。

“因此,為了在必要時獲得更多的軍事力量,君主們開始簽訂契約,雇傭一些閒散的騎士或有專門軍事技能的遊民來作戰,作為軍隊的補充力量,這些被雇傭的士兵被稱為雇傭兵。”

“在我們和英國的百年戰爭中,英國軍隊由於長期在敵方境內作戰,服役期的短暫性束縛了軍隊的手腳,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英王采取了簽訂契約的方式來延長士兵的服役期,並增加了新的雇傭兵,這些雇傭兵就成為了英國軍隊在我國境內的主力軍。”

“同樣地,我國也出於戰爭的需要雇傭了來自德意誌地區和熱那亞的雇傭兵,在百年戰爭結束之前,法蘭西的土地上隨處可以見到這些傭兵團在戰鬥著。”

“給我講一些戰例。”夏爾直接問道。

“勃艮第戰爭。”

“由於大膽查理對德意誌地區的步步緊逼,瑞士聯邦,阿爾薩斯各邦及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組成了反勃墾地聯盟。”

“當時聯盟中的瑞士士兵主要裝備長矛和長戟,戰鬥時結成方陣,同時配有少量裝備弓弩,火器的散掩護兵,軍團士兵往往都來源於一個邦,並且從兒童時代就開始習武,造就了其兩點核心優勢。”

“一是紀律,紀律保證了方陣機動的高效,二是凝聚力,凝聚力保證了軍隊高昂的鬥誌。靠著這兩樣優勢,反勃墾地聯盟的軍隊三次打敗了大膽查理擁有長弓,野戰炮和重騎兵的複合兵種軍隊,從此瑞士軍團名噪一時。”

“不過勃艮第結束後瑞士聯邦也不存在外敵入侵問題,而平時維持這樣一支強悍軍團極費財力並且毫無必要,於是瑞士軍團就順理成章的作為當時最優秀的雇傭軍活躍在各個戰場,哪裡有錢他們就去哪裡。”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