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有了抗戰電視劇,我著個“憨慫爺爺”每天都看。從開始的喜歡到後來的大罵和哭泣.....
但他不是哭泣,要不就是跟換了個人一樣“大罵”罵聲中夾雜著哭泣,鼻涕眼淚一起流,旁邊的奶奶們也是一起動手、就算這樣,爺爺照樣用他那發亮的子摸擦,搞得爸爸媽媽、叔叔嬸娘們不知如何應對,誰也不敢說,但是時間長了大家也習慣了,也任由“憨慫”爺爺哭罵...
憨慫爺爺告訴我們這些孫子輩的人抗戰電視劇都在“胡說八道亂演、真實的抗日戰場不是那樣的、中國軍隊很壯烈、一場仗打完,都是國軍將士或八路、新四軍戰士、或者是遊擊大隊、抗日義士……們一片一片的戰死,活著的不出一隻手的數字....他伸出一隻粗燥的大手,而日本兵不要說死幾個,就是受傷的也很少,連偽軍二狗子死傷都很少....如果像電視劇演的那樣、日本鬼子就不會占據了我們一半領土了…
我那些認識的朋友、我那些不認識的夥計.....
忽然憨慫爺放聲大哭、這哭聲是一種說不出的悲哀味道、猛然間我的心有如重錘砸一般震蕩.....
讓我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有兩件事情讓我們這些孫子輩的感受著這位“憨慫爺爺”不憨而是忠義的人,他更不“慫”!
而是他從不承認自己是個“英雄”.....
第一件事,是很簡單的,爺爺的生活很簡樸,一年四季就兩身衣服、但他卻用錢買下了我們家後麵的一百多畝地,那一百多畝土地也包括了被鬼子屠殺全村人的“墓塚”。
改革開放以來,真實的農業是可以通過人脈在“桌子底下”買賣交易一些無法種植糧食的土地。也不知道憨慫爺爺找了誰,私下買了一塊130畝的土地,說的也怪,出了五萬塊錢,搞定了!
自從買下130畝的土地之後,憨慫爺爺就忙了,他拉了一輛“大板車”和三個奶奶出去一趟就拉回來一大板車的或用紅布包著一個個小盒子,在這130畝土地上一排排的掩埋,並一個個立起了墓碑,但隻有一行字,“抗日國軍英雄之墓、抗日八路軍英烈之墓、抗日新四軍之墓、抗日救亡軍義士之墓、抗日義士之墓,沒有名字”,一個人一排排的墓碑立了起來,非常緊湊!一車車的拉回來.....開始,家裡人還怕村裡的鄉親有意見,誰知道,一些老人也拉上自家的“板車”加入了這個行列之中,村裡很多人在閒暇之時都來幫忙憨慫爺爺做這件事,一些在外打工的人寄來錢給憨慫爺爺......
時間長了鎮長代著一些乾部就來了、在房子從開始鎮長用那些“政策、感情牌”給憨慫爺爺做工作,不讓這樣做,而“憨慫”爺爺隻管睡....
憨慫爺爺醒了後隻說了一句話“滾遠點,忘本的雜貨....”這在我們這裡已經是很難聽的話了……
這個事情,很快在這個信息時代,飛快的速度傳開了!
限期拆除的公告貼滿了四村八組的!
限期拆除的時間到了的那天,太陽特彆大。
“憨慫”爺爺很早就起床了、從床下拿出了兩把長刀,一把鬼頭大刀、刀口已經和鋸齒一樣了、但是,在早晨的陽光下、刀身發出藍色的黑光……刀護手處有幾個字“喋血蕩倭”刀柄依舊纏著發黑的帆布;
另外一把刀我一眼就看出來了,是把日本軍刀,很特殊的是刀柄是白玉的、刀比正常的日本鬼子刀長一些,刀鞘上有幾顆寶石...
憨慫爺爺一隻手提著一把刀,依舊穿著他那黑色的衣服,老農民的吊襠褲、光腳上穿著黑色的布鞋,早上起來二奶奶給他把頭刮的乾乾淨淨,奶奶們還是每個人在憨慫爺爺的頭頂打三下“新頭打三下,平平安安”!!在出院門的那一刻,我忽然覺得憨慫爺爺是那麼平凡的高大偉岸,如同一個老了的雄獅猛虎,憨慫爺爺的頭在太陽光下很亮.......
三個奶奶依舊緊緊的跟在憨慫爺爺的身後!
不知道什麼時候我們家的成員第一次所有的人都回來了,哥哥的妻子挺著大肚了、我們家的第四代,一起跟在家人的隊伍中,門外的街道上站滿了村子裡的鄉親、他們默默地拿著一些農具、棍子.....
村口不停的在出外打工的鄉親們把手裡的行禮放在地上,向我們家後麵的抗戰英雄墓園走來,通向我們村的公路上熱鬨起來、一雞叫三省的機動車牌汽車,摩托車.....沒有人說話,人們自發的將這個占地百畝的“抗戰英雄墓園”圍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