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湘南,以功臣之後蔭襲其父職務,擔任京城聚寶門守衛千戶,手下兵丁千餘,負責京城守衛,把守城門,檢驗往來人口的牙牌照身,稽查奸細歹人等等,聽候五軍都督府調遣。
很巧,他的頂頭上官,就是前軍左都督,李增枝。
聚寶門作為京城正南城門,各種商人手工業者從此進出,熙熙攘攘,人流量很大。城門守軍免不了雁過拔毛,從這些人手裡拿一些孝敬。所以把守聚寶門是個實打實的肥缺。
李湘南就憑此肥缺,貪贓千金,隻是好賭,這貪來的千金一大半都流到賭桌上去了。也得虧他善於鑽營,手上正當的不正當的營生還有幾樁,倒不至於輸個傾家蕩產。何況城門守衛才是主業,城門的千金散儘還複來。
楊放交給他的七十兩銀子,沒多久就變作了一百五十兩,翻了一番。李湘南很守信用地連同本金一塊給了楊放……
“三弟,你缺錢,找我和你二哥啊!”張賁道,“你找個外人!”
林鱗遊:“大哥,我現在可沒錢……”
“沒錢……你找我啊!”張賁道,“你要錢做什麼?”
“下西洋,不得上下都打點打點?”楊放說,“我還想著賺了錢給任姑娘留一些,下了西洋,還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呢!”
“那,綢緞商人張明光又是怎麼回事?你們逼得人家都要告禦狀了。”
“這個……當初李湘南隻說有筆生意可以讓我參一筆,可以獲利不少。”楊放說,“至於是什麼生意,還有他侵吞人家一車金銀之事,我是完全不知!”
……
某一日,李湘南被人約至南市樓飲酒,請客的是浙江台州府來京城經營木行的孫大理,此時的京城大興土木,光一個大報恩寺的修建工程就需要不少木料。雖然大報恩寺還未動土,但內部的消息也早已有內部的人透出。
這就是所謂的,跟著朝臣走,想不發財都難。
孫大理請李湘南喝酒,無非是想請他在木材出入聚寶門時予以關照。對於這樣的宴請,李湘南向來是來者不拒。
酒席上還有兩位陪客,一位是珠寶商符彥成,另一位就是經營綢緞莊的張明光。
席間不知不覺就談到生意上來,珠寶商符彥成提及如今的金銀首飾和器皿供不應求,如今不能說每日一價,至少也會一月一漲,所以他想讓在座的各位共同湊一些資本,到外府州縣收購金銀製品,運到京城,不說倍利,至少也能賺上一半。
張明光卻不以為然,皺眉道:“這生意,聽著是不錯,但如今朝廷是禁止金銀交易的,風險太大。做生意,還是要腳踏實地才行,得虧李將軍照顧,我們才得以將眼下的生意顧好,已經心滿意足了。李將軍莫聽符掌櫃酒後胡言,違法亂紀的事,我們是決計不會做的。喝酒喝酒,今兒個不談生意。”
商人,不說個個奸商,至少都是精明的,張明光這麼說,並不代表他真是個本分生意人,而是知道眼前這個李湘南李千戶,鴟張諂佞,不是盞省油的燈,生意讓他參一筆,自己還能有利可圖嗎?
李湘南自然也猜到張明光的心思,喝了幾杯酒,便知趣告退。
送走李湘南,張明光便埋怨起符彥成:“老符,生意上的事兒,我們仨私下商議即可,何必透露給李千戶?如今孫掌櫃的木材在聚寶門通行無阻,與李千戶的關節已經打通,我們大可將收來的金銀器皿夾藏於木材之中送入京城,到時候獲利,至少可以省去李千戶的那一份,你我三人豈不是皆大歡喜?”
符彥成和孫大理點頭稱是。
但散席之後,孫大理就去找了李千戶,將三人的計劃全盤拖出,同時,也獻出了一條計策……
一個月後,符彥成張明光收購得金銀製品一大車,在聚寶門外等候孫大理的木材車隊,想要混在其中一起進城。
這次的買賣很大!
來到城門口,李千戶親自帶隊截停車隊,要仔細搜查!
孫大理上前,點頭哈腰道:“千戶大人,我這都是木材,您是知道的,有稅課司完稅執照,還請千戶大人莫要翻檢,弄亂了須不好收拾。”說著塞過去幾張寶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