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 庶子(2 / 2)

彼時太子與漢趙二王的明爭暗鬥正烈,尤以漢王朱高煦攻勢最猛。

史稱太子朱高熾肥笨遲緩,而漢王朱高煦卻長大輕捷;朱高熾木訥凝重,朱高煦卻是巧言如簧。相比之下,朱棣也是更喜歡他的次子朱高煦,靖難之役,朱高煦不止一次奮勇立功,更曾多次為他解圍,使其脫離險境。

當年關於立太子之事,朱棣征求了靖難功臣的意見,武將們幾乎都推舉朱高煦,畢竟在一條戰線上並肩作過戰;而文臣則基本都站在了朱高熾這一邊。

由此,文臣之首內閣首輔解縉就此成為了朱高煦的眼中釘肉中刺,三年後,被貶去廣西當了參議,解縉被貶,太子黨大受打擊。

武將這邊,張輔卻是個例外,當然,他從未表露出來——也許張賁的低調,就是跟他這位大哥學的,或者,是張輔這位大哥言傳身教的。

張賁也是第一次知道,他是站在太子這一邊的。他心裡不由一陣激動,也有了些許惶恐,原來張輔的低調,是為了日後的高調。然而他張賁的低調,是真正的低調,他喜歡上了低調平淡的生活,從未想過要卷入腥風血雨的朝堂紛爭。

不過他也知道,最終的勝利者,是太子朱高熾,大哥是對的!所以內心的惶恐,終歸是少了一些。

隻是自己能在這兩方對決中起什麼作用呢?大哥說要替我引見太子殿下,究竟何意?

張輔似是看穿了他的顧慮,道:“安南陳季餘黨未滅,乍服乍叛,反複不定,我剛入宮麵見聖上,領了征虜大將軍印,過兩日便要前往征討……”

安南即今越南。張賁說:“越……安南國人,向來如此德行!弟祝大哥,一舉平寇,早日凱旋!”

“朝中的事,你在錦衣衛中,多多留意。”張輔說。

“是。”張賁點點頭。

“隻不過行事千萬莫要魯莽。行軍作戰,最忌冒進,你們也當如此。”張輔諄諄告誡,“我聽聞你最近結交了兩名兄弟,怎麼,有我做兄弟,還不夠嗎?”

“哈哈。”張賁笑道,“大哥說笑了,隻不過與他倆情投意合……他們人都還不錯的。”

“如此最好。”

史稱張輔四征安南,如果沒記錯的話,這一次,是第三次出征了。

兩年前,張輔首征安南率明軍班師回國,前安南陳朝將領簡定、鄧悉、阮帥等人就起兵反叛,並推出陳氏後人陳季擴為大越皇帝,安南地區的百姓積極參與反叛,大明在安南的管治陷入崩潰邊緣。

朱棣龍顏大怒,祭出自己的“王牌大殺器”——張輔,二征安南!

張輔一出手就大敗陳季擴的軍隊,陳季擴隻得退守乂安以待時變。張輔正欲一鼓作氣蕩平陳季擴,明軍主力卻在北方草原受到重創,丘福十萬北伐軍被韃靼擊破。朱棣隻得召回張輔,開啟北征漠北的軍事行動,陳季擴也因此躲過一劫。

朱棣在斡難河大敗韃靼部,暫時解決北方危機,於是重啟安南戰事,命令張輔率部三征安南。因為張輔在安南軍民中天神般的威望,彼一到前線,明軍就士氣大振,而陳季擴所部士兵為之氣泄……

首征安南那一年,張輔三十二歲。

這一年,張輔也才三十六歲。

……

……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