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上的路燈下,孩子們都跑出了家門,手裡一手拿著香,一手拿著炮仗,在大街小巷放爆竹。
鐘國仁想起來自己小時候,那時候還沒有這麼多的煙花,他去小賣部買一掛一百響,二百響的鞭炮。
拆成一個一個散的,裝在衣兜裡,右手拿一支香當火源。
左手從兜裡摸一個爆竹,把引線往香頭上一按,等點著了趕緊一扔,接著就聽到“啪”一聲響。
那時候一百響的還足足有一百個,六分錢一掛,他能開心地玩半天。
也有小小的危險,碰到引線短的,有時候在手裡就響了。
他記憶中被崩過兩次,有一次手指頭麻了會兒,疼了會兒,就好了。
另一次是手心一片黑,疼了一會兒就好了。
小鞭炮威力不大,偶爾響在了手裡也沒啥大問題。
但是那種一響的大地紅或者滿天星就比較厲害,必須放在地上燃放,他們用香頭點燃後趕緊跑遠點,然後就聽到“咚!”。
小時候頑皮,他們碰到過年是雪天,就把那些大地紅放到雪堆裡,然後點燃,結果把雪崩得到處都是。
這還比較文明,更有甚者,把大炮仗插到牛糞上,把牛糞崩一地。
還有把大炮仗放到鐵罐子鐵桶裡,聽著分外響亮!
所以那個時候,叫過年,有濃濃的年味。
後來叫春節,所以就變成了一個節日,沒有了濃濃的年味。
其實,華夏人的春節,是有很多文化傳承在裡麵的,可惜,後世有的被禁止,有的因為生活節奏變快而淘汰,喪失了過年的意義。
零點一過,煙花再次點亮了夜空,鐘國仁和國義,慧慧把禮花彈拿到門外的空地上,開始燃放。
“咚!”
……
“啪!”隨著空中的一聲響。
“花樹銀花不夜天!”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
接著就是此起彼伏的鞭炮聲響起,“劈裡啪啦!劈裡啪啦”的響聲在村裡村外響起。
五顏六色的煙花,一次一次裝點著除夕的夜空!
似乎在震懾“年”這頭怪獸,又像是在表達對上天眷顧的一種感謝!
“哥,快看!”國義指著天上剛綻放的一朵煙花說。
“哥,今年就數咱家的煙花又高又大,還好看!”國慧滿臉興奮地說。
鐘庸夫婦也來到門外,看孩子們放煙花!
“國仁,你到底買了多少,怎麼這麼多?”苟明麗忽然發現,彆人家都早已放完了,國義他們還在源源不斷地往外拿!
“媽,爸,你們看就行了!”
“今年咱們家喜事多,自然要多放一點慶祝慶祝!”
“是啊,你們快看!”
“呲!”
“咚!”
“啪!”又一朵煙花綻放在他們的上空,一圈紅,一圈黃,一圈白,在天空交織閃耀。
倏然又熄滅了!
“真好看!”
“太過癮了!”國義興奮地說。
可見,放煙花帶來的刺激要遠大於穿新衣服。
放得差不多了,他們才回去睡覺!
大年初一,本來都是要去叔叔爺爺家拜年的。
鐘國仁他家老家已經沒有親人了,所以大年初一他們家也沒什麼親戚。
初一早上,鐘國仁醒來後,給黃海明打了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