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宗道抱著笏板,先是對朱由檢躬身一禮,然後才說道:“陛下,禮部左侍郎一職,自錢謙益致仕後就一直空缺,然禮部又事務繁忙,臣想請陛下儘快選定左侍郎的人選。”
他本來想著是向宮裡遞題本的,沒想到陛下竟是在今日舉行朝會,那索性就在朝會上提了出來。
前文就說過,朱由檢不想現在就進行人事調整,但現在來宗道,既然已經在朝堂上提了出來,那這件事也不能再拖了。
他轉頭看向周應秋,開口問道:“吏部,對禮部左侍郎的人選,吏部是怎麼打算的?”
周應秋聽皇帝點到自己的名字,心思急轉,出班奏道:“秉陛下,臣以為左春坊左諭德孔貞運,可擔當禮部左侍郎一職。”
朱由檢聽到“孔貞運”這個名字,當即就是眉頭一皺。
實在是這個姓氏的後人,在後世的名聲太差了。
不說老劉家、老楊家或者是老李家,對孔家恩寵有加。
就說趙宋皇室,對孔家那可是極儘榮寵,衍聖公這個封號,就是老趙家給的。
聞名遐邇的孔府,就是老趙家全資建造的。
但孔家是怎麼做的?
完顏家崛起後,孔家迅速的拋棄趙宋官家,向完顏家獻上了膝蓋。
等後來蒙元興起,孔家又跪求,漢字都不識幾個的忽必烈為儒學大宗師。
甚至當時的孔家家主孔元用,還親自帶著族人加入了元軍,對漢人進屠殺。
或許孔元用的無恥,就連孔老夫子都看不下去了,孔元用後來死在了軍中。
接下來就是後世喜聞樂見的帽子事件了。
孔元用雖是為大元流儘了最後一滴血,但他的後人卻不被蒙元承認,而是選了另外的人擔任衍聖公。
這也算是因果報應了。
再等後來,就是大明立國了。
老朱同誌雖是不恥孔家的為人,但誰讓儒家勢大呢?
他也隻得捏著鼻子,認了孔家衍聖公的爵位。
等到了一根繩兒登基,還封了孔家家主孔胤植為太保、太傅。
但後來李闖來了,孔胤植率領闔家擁戴李闖,但這次李闖敗的有點快。
孔家又立即轉變效忠對象,第一個支持剃發易服,成了滿清的忠臣孝子。
至於後來,擁護小日子,供奉德皇威廉二世這些事,就不用說了。
所以,朱由檢在聽到周應秋提起孔貞運這人,心裡頓時就生出了一股不喜。
不過,現在還不是對孔家動手的時候,他也不能直接說不同意。
朱由檢的目光,重新落在來宗道的身上,無悲無喜的問道:“來卿,你怎麼看?”
來宗道見皇帝征詢自己的意見,當即拱手道:“陛下,臣沒有意見。”
朱由檢微微頷首,又對溫體仁問道:“首輔,你是什麼意思?”
溫體仁那是什麼人?
見皇帝先是問了來宗道,又問自己,那意思不就是顯而易見了嗎?
但讓他提出反對意見,他還真得想個好借口。
“陛下,不如現問問孔貞運本人的意見?”
溫體仁想先拖一下時間,容他好好想想。
朱由檢聽他這麼說,當即朗聲道:“孔貞運可在?”
“臣在。”
“卿可是出自曲阜?”
朱由檢問道。
孔貞運見皇帝誤會了,忙是說道:“回陛下,臣是句容人。”
朱由檢聞言,當即神情一怔,旋即問道:“你是南孔?”
世人皆知,孔家分南北。
某些程度上來說,南孔或許比北孔更加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