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之下,一幢五層的灰色老樓,坐落在朝內大街跟南小街交叉十字路口的西南角。
方言站在樓下,上下打量。
第一次來人文社,人生地不熟,得虧章光年早有安排,派了自己的秘書,在門口迎接。
很快地,就來到了總編辦公室。
兩人寒暄了兩句以後,方言從帆布包裡拿出了《潛伏》,章光年接過手,並不急著看:
“這個稿子,先拿給編輯部看一看,我和小方同誌,還有更重要的事要談。”
說話間,把稿子遞給秘書,吩咐他送去。
整個辦公室,就剩下師兄弟兩人。
方言喝了口茶,靜靜坐著,洗耳恭聽。
章光年頗為讚賞道:“我還以為你會馬上問我專業作家的事,沒想到小師弟這麼沉得住氣,果然像老師說的,麵如平湖,穩如磐石。”
“師兄,您就甭打趣我了。”
方言嘿然一笑:“其實我心裡早就急了。”
“哈哈,小師弟,彆急。”
章光年開始耐心地解釋。
方言漸漸地理解,什麼叫專業作家。
這是五六十年代,從老毛子學來的製度。
作家分為專業和業餘兩種,專業作家由直xia市和各省的作協、文聯,以及其他文化單位推選任命,一旦選上,等於有了乾部編製。
也就能有相應的級彆、工資和住房,生活條件上得到了根本保障,便可以一心搞創作。
既可以兼任,也可以專職。
比如王朦,就是燕京文聯的專業作家,但同時兼著文聯名下的《燕京文學》主編,以及燕京作協的副zhu席等一乾職務。
(ps:20世紀末就隻能出,不能進)
“當然,兼職的福利待遇比不了專職。”
章光年詳細說起區彆,比如工資上,兼職不可能拿雙餉,但會有額外的津貼補助。
“怪不得師兄要我申請加入燕京作協。”
方言眼前頓時一亮。
“這也是老師當初和我商量的結果。”
章光年語氣裡帶著一絲緬懷。
“老師?!”
方言一驚,這也是沈雁氷的安排?
“是啊。”
章光年一五一十地相告。
他們兩個商量的時候,《大秦之裂變》的輿論形勢非常惡劣,沈雁氷擔心萬一《十月》編輯部沒能頂得住壓力,就以專業作家的身份,調到作協去保護起來。
“在燕京作協裡,有王朦照應你。”
接著頓了頓:“我雖然位卑言輕,但好歹也是書ji,而且作協下一任主席選舉,不出意外的話,會是巴老,他也算是你的半個老師吧?”
“嗯。”
方言想到這些都是沈雁氷的安排,不禁動容,眼眶微紅,嘴上喃喃著:“老師……”
章光年拍了拍他的肩膀,沉默不語。
半晌,方言輕輕擦去眼角的淚花:
“謝謝老師和師兄。”
“不用謝我,本來我們是這麼打算的。”
章光年擺手道:“但沒想到形勢的發展超出了先前的預料,《大秦之裂變》上下兩部發布之後,伱是因禍得福,得了大機緣啊。”
“大機緣?”
方言好奇地眨了下眼。
章光年直截了當地說,本來以他的年齡、資曆,以及《暗戰》、《聽風》、《牧馬人》這些作品,如果按照正常流程,進入這一份專業作家大名單裡,恐怕還要等上幾年。
但因為《大秦之裂變》出了彩,方言作為文學上的一麵改革的大旗,才擠入今年的名單。
當然,方言的演講內容也加了不少分。
“胡木橋、周楊等同誌也說,你成為專業作家的一員,符合乾部年輕化、知識化和專業化,不失為作協改革的一個信號。”
章光年話裡話外,透著暗示——
你已經進入某些領導的視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