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晉升編輯(1 / 2)

從《燕京文學》調出,再調入到《十月》,整個調動的流程所需的時間並不短。

方言借著這段時間,跟沈霜夫婦,輪流照顧沈雁氷,為了給他解悶,特意搬來收音機。

除了新聞和評書,沈雁氷聽得最多的就是《暗戰》的廣播劇,聽乏了,方言就給他念報紙、雜誌,甚至是自己正在寫的《潛伏》。

一聽,就一發不可收拾。

畢竟,沈雁氷曾經就是隱蔽戰線的一員。

中yang的第一位專職交通聯絡員,當時在商務印書館參與主編《月報》,每次地方寫給中yang的信,都要寄給沈雁氷來轉交。

“我經常給鐘英小姐寄信,彆人總以為是我交往的對象,其實啊,鐘英就是中yang的諧音代號。”沈雁氷一談往事,談興漸濃。

聊天中,方言才意識到沈雁氷、丁鈴他們對自己另眼相看,也有諜戰文學的一份功勞,這些長輩,或多或少都在隱蔽戰線乾過。

歪打正著,刷上好感了!

借著喝水的工夫,他開玩笑道:“老師,要不我在《潛伏》裡給您安排個角色?”

“喔,說來聽聽,你打算怎麼安排我?”

沈雁氷把眼睛眯成一條縫。

“餘則成潛伏在津門站,肯定要安排聯絡員。”方言準備把“秋掌櫃”改成“沈掌櫃”,嘿然一笑,“您覺得怎麼樣?”

“哈哈,你啊!”

沈雁眼裡閃著慈祥的光。

“您不反對,我可真寫了。”

“寫吧,不過彆把我寫死咯。”

“您放心,絕對不會。”

方言說起了為保護餘則成而咬舌的情節。

沈雁氷聽完以後,不禁感慨:“這篇《潛伏》,無論是從立意、人物,還是故事上,比《暗戰》都有明顯的提升,當初如果不寫《大秦之裂變》,你是不是準備寫這個?”

“是的,老師。”

方言直截了當地承認。

沈雁氷欣賞地盯著他看,“看來注入了不少心血,很好,很好,這篇也能在《人民文學》發表,寫好了,拿給我,我幫伱改改吧。”

“可是您的身體……”

“一時半會兒還死不了,不用見馬kesi。”

“那就謝謝老師!”

方言推脫不過,隻好連聲道謝。

……………

11月初,沈雁氷低燒退了,可以出院了。

方言立馬被“打發”回編輯部,不能耽誤了工作,於是馬不停蹄地來到西長安大街。

“茅公他的身體怎麼樣?”

周雁茹關切地問道。

方言笑道:“已經好多了,病情得到控製,在留院觀察一段時間,就可以出院了。”

“那就好。”

周雁茹內心鬆了口氣。

而後,兩人去《十月》編輯部,整個出版社位於崇文門外東興隆街的一棟舊木樓。

《十月》本來隻是燕京出版社文藝編輯室創立的,但有了創刊號以後,正式獨立出來。

第一任編輯室主任,蘇予,也就是第一任《十月》的主編,年紀和周雁茹差不多。

一頭銀發,氣質優雅。

跟她一起來的,還有社長陸元熾。

在周雁茹的介紹下,方言和他們相互認識,寒暄了幾句之後,就聽陸元熾笑盈盈道:

“小方是茅公的高足吧?”

“哪裡哪裡,您過獎了。”

“說起茅公,跟《十月》也有一段淵源,當初雜誌創刊的時候,發刊詞就是請他寫的。”

“竟然這麼有緣?”

“就是這麼有緣!”

陸元熾笑了幾聲,緩和了氣氛,並沒有急著歡迎方言,而是先給周雁茹和《燕京文學》道歉,畢竟把彆人辛苦栽培的人才給挖走了。

而且,還是個大才!

且不說發表的《牧馬人》、《暗戰》,就讓整個文壇掀起反思文學、諜戰文學的狂潮,單單一首《熱愛生命》,就在朦朧詩籠罩的詩歌界裡,殺出了一條新路,簡直是大才啊!

《十月》整個雜誌,恰恰缺的就是人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