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月的創作假,方言緊趕慢趕,終於在謝師宴之前,完成了整部《大秦之裂變》。
之所以不叫《大秦帝國之裂變》,沈雁氷覺得“大秦帝國”,雖然大氣磅礴,霸氣側漏,但有種霸權的味道,既然出發點是支持和歌頌改革精神,還是要儘量保持偉光正。
而且,全國正在推行“五講四美三熱愛”,“帝國”、“皇帝”這些字眼,比較敏感。
要不然,上輩子的《大秦帝國之天下》,也不會改成《大秦賦》了……
不怕事,但也不要主動惹事,授人以柄。
沈雁氷的良苦用心,方言完全能接受。
“你的表現真的超出我的預期。”
“本以為學期結束之前,你能完成的上部就很不錯了,沒想到竟然已經完成了。”
沈雁氷合上了厚厚兩遝的紙稿。
“老師您過獎了。”
方言嘿然一笑。
“我記得,從你構思到完成,前前後後花了兩個多月吧,想不到就一氣嗬成地寫出一部60萬字左右的大長篇,要不是我親眼所見、親手指導,很難相信伱是第一次寫長篇。”
沈雁氷不禁感慨,更加確信自己收他為徒的選擇沒有錯。
方言笑而不語,總不能來一句,彆看60多天寫了60多萬字,其實自己構思了60年!
(ps:《酒國》50多萬字,花了43天)
“這稿子就放在我這兒吧。”
沈雁氷拉開抽屜,把放了進去。
“老師,那是不是我這就算過了?”
方言捏了捏手腕,上下兩部,60多萬字,光寫就夠費手了,更何況之後還要再抄一遍。
“現在這一稿,隻剩下一些文字上的加工了,如果你同意,就由我來做這最後的潤色。”
沈雁氷注意到他的動作,“你覺得怎麼樣呢?”
“求之不得,謝謝老師!”
方言倍感關懷,激動不已。
“時候不早了,我們也該出發到講習所。”
沈雁氷關上抽屜,看向座鐘,“自從生了病靜養,我也好久沒有出去走走,見見好友。”
“車在外麵等著了,我扶您去。”
方言把拐杖遞給他。
一老一少,慢悠悠地走出四合院。
門口,停著一輛專門配給老人的紅旗小轎車,警衛員正坐在駕駛座上。
伴隨汽車的啟動,車頭的小紅旗隨風飄揚,暢通無阻地開到靜安莊的朝陽dang校。
就見不遠處的牆壁上,貼著一張張紙,上麵的字連起來就是,“文學講習所第五期結業典禮”。
沈雁氷拄著拐杖,方言攙扶著他。
身後,還有警衛員時刻留意。
“雁氷先生好!”
蔣紫龍、鐵甯等人正有說有笑,餘光裡看到方言扶沈雁氷而來,一個個立馬嚴肅起來。
“老茅!稀客,稀客啊!”
丁鈴笑臉相迎,替代方言扶住他。
萬佳寶、李清泉、秦兆陽、王朦等人也走上前,互相寒暄,問的最多的就是他的身體。
“老茅,我給你推薦的這個學生怎麼樣?”
丁鈴瞥了眼在學員堆裡的方言。
“很好,很好。”
沈雁氷露出滿意的笑容,當他說出方言已經完成了長篇,立刻激起眾人的興趣。
“把商鞅變法和改革精神聯係在一起?”
“沒錯,我和徐鋼看了他的上半部,寫得彆出心裁,好一篇以古喻今的改革文學。”
“這個小方啊,總是有一些創造性思維。”
“………”
敘舊的同時,沈雁氷跟他們聊著方言和他的《大秦之裂變》,提前通一通氣。
下午5點,導師們陸陸續續到了。
由各自的學生陪著,參觀講習所駐地,然後到院子裡樹底下照相,拍一張集體合影。
“我們去搬椅子和板凳!”
“我也去!”
方言、莫伸等人分彆跑去食堂、宿舍,王安逸跟著方言,頭一次來到他們的寢室裡。
“這個給你。”
王安逸從帆布包裡取出稿紙。
“這是?”
方言定睛一瞧,第一頁寫著《雨,沙沙沙》,從上到下,掃了一遍,“這可不是你擅長的兒童文學領域,安逸,你要轉型?”
王安逸點了下頭:“我看你從反思文學跳到諜戰文學,現在又寫了改革文學,我也想嘗試一下,這算是我寫的第一篇成人類型的。”
“恭喜你邁出嶄新的一步。”
方言豎起大拇指。
“謝謝。”
王安逸笑容可掬,“你們都進步了,我也不能落後,這篇就是我創作生涯的新的起點。”
方言小心地把稿子收好,稍後再看,兩人麻利地把搬凳搬到院子的樹下,接著站在各自的位置,第一排坐著導師和所裡的所有人。
拍好合影之後,一行人走向食堂。
黨xiao的廚房有些軍隊應變作戰的素質。
平常日子,都是玉米麵餅,大楂子粥,米飯一碗碗蒸著,菜是大鍋燉煮,大勺子當當地舀到一溜排開的搪瓷盆裡,然後,打鈴開飯。
可到了關鍵時刻,八冷盤,八熱炒,大菜甜食,說上就上,辦宴會的杯盤碗盞也都拿出來了,雖不是細瓷描花的,但也齊齊整整。
飯廳裡,一下子布滿了餐桌。
一圈冷盤中間,立著酒水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