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革除功名?絕不能開此先河!(2 / 2)

內閣首輔劉健當即跪倒在地,隨即就是天官馬文升和總憲張敷華。

三位朝堂真王都跪地請罪了,其餘廷臣自然也不敢看著,立刻起身跪倒在地。

唯獨隻有中山侯湯昊坐得好好的,壓根沒有跪地請罪的意思。

他請個屁的罪,反正跟他沒關係,而且他可是剛剛主張施行《大明律》之人,那是對太祖高皇帝的崇敬!

讚美朱重八同誌!

“一應罪官,按照《大明律》論處!”

“貪腐之徒,從重嚴懲,如此方可震懾百官,潔身自好!”

“此外,這五十六賊一律革除功名,永不錄用!”

小皇帝的聲音不大,卻如同一記重錘,狠狠砸在了在場廷臣的腦海裡麵,砸得他們眼冒金星,險些昏厥在地!

什麼?

革除功名?!

這怎麼可以啊?

饒是劉健、馬文升、張敷華這三位朝堂真王,此刻也有些慌了手腳。

功名是什麼?

這是讀書人安身立命的根基所在!

這五十六哪怕被開革官職,但是功名仍在,依舊可以返回家鄉做個富甲一方的士紳老爺。

而一旦被革除功名,那這五十六人可就是白丁了啊!

寒窗苦讀了一輩子,到頭來落得個白丁下場,連養家糊口都做不到,他們還怎麼活?

更為嚴重的是,絕不能開此先河!

否則小皇帝一旦看誰不爽了,直接罷官去職革除功名,那他們這些人不是要步這五十六人的後塵?

功名,就是讀書人的底線!

在場這些廷臣,除了湯昊之外,全都是清一色的讀書人,他們自然無法接受!

內閣首輔劉健率先開口,沉聲道:“陛下三思,讀書人寒窗苦讀十幾二十載並不容易,一朝革除功名,那也就意味著先前所有的努力與付出全部付諸東流,這……無異於是要了他們的命!”

“陛下,此舉不可為!”天官馬文升也罕見地表態,“革除功名一事,有礙陛下仁義之名,還請陛下三思啊!”

總憲張敷華有些猶豫,可他終究還是個讀書人,自然無法眼睜睜地看著小皇帝開此先河。

“陛下,讀書人在朝為官,在鄉為紳,乃是朝廷基石,不可如此……苛責啊!”

三位真王表態了,其餘廷臣自然也不會坐視,畢竟這可是跟他們自身利害攸關的事情!

是以滿朝廷臣紛紛以頭觸地,跪請小皇帝收回成命,不要開此先河,革除功名!

見此情形,朱厚照頓時就氣笑了。

他也懶得再上錘子課了,直接從月台上麵走了下來,冷冷地看著這些廷臣。

事實上,革除功名這記損招,是湯昊教給他的。

他們君臣二人就兵部官員處理一事,得出了一致結論,那就是直接給湖廣鄉黨來一次狠的,將這五十六人革除功名終身不予錄用!

如若不然,這一次將他們逐出了朝堂,隻要李東陽還在朝一日,他們就有重返朝堂的機會,那不是純粹惡心人嗎?

當然,小皇帝也明白,功名就是這些文臣縉紳的底線,這是基於何天衢一事得出的結論。

其實湯昊事後經過認真思考,假設他當時答應了何天衢的條件,保住何天衢的官身保住他的功名,那這何天衢是不是有膽子敢直接檢舉揭發李東陽呢?

偏偏湯昊當時沒有深思細想,隻是覺得這個何天衢做官做得腦子糊塗了,都特麼淪為階下囚即將問斬了,還想保住自己的官身自己的功名,簡直就是要功名不要命!

而後事實證明,他何天衢正是要功名不要命!

既然檢舉揭發李東陽都不能保住自己的功名,那失去了功名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所以何天衢很是乾脆地當著湯昊的麵兒,一頭撞死在了牆壁上麵!

這就是大明讀書人的真正寫照!

功名比命還重要!

要功名不要命!

朱厚照也從湯昊口中知道了這個道理。

但是他現在就是想要看看,是不是所有的大明讀書人都是這樣,為了讀書人的功名,可以置國朝大計於不顧,置江山社稷於不顧!

“你們都是這樣想的嗎?”

朱厚照冷笑道:“他們五十六人,結黨營私證據確鑿,他們是不折不扣的貪官汙吏!”

“朕隻是想要革除他們的功名,避免這五十六賊繼續侵占國朝利益,繼續回鄉做什麼士紳老爺,難道這也有錯?”

“這功名,不是你們讀書人的,而是朝廷給你們這些讀書人的,朝廷之所以如此優待讀書人,是為了養士取士,是為了培養出為國儘忠的賢才乾吏,而不是一群貪腐受賄、結黨營私的蛀蟲米蟲!”

“既然如此,那朝廷為什麼不可以收回他們的功名?難道還要朝廷花錢養著這些蛀蟲米蟲嗎?”

“元輔,總憲,大塚宰,你們三位告訴朕,這算是哪門子的道理?”

三人聞言一怔,麵麵相覷後都沒有吭聲。

道理?

沒有道理!

大家都知道伱是對的,但就是不能開此先河!

湯昊看著眼前這一幕,頓時就笑出了聲兒。

“嘖嘖,寒窗苦讀十幾年,說得好像真的很辛苦一樣!”

“這讀書人從得了秀才功名開始,就不用承擔賦稅徭役了吧,就可以去做授課先生收受束脩(學費)了吧?從獲得舉人功名開始,免賦稅增加到了四百畝,光是這減免的賦稅就足夠舉人一家吃喝不愁了!”

“那麼也就是說,讀書人其實隻要讀個幾年書考中了秀才,就可以開始撈銀子了,要是還能高中舉人,那就是正兒八經的鄉紳老爺了,靠著各種手段侵占兼並四百畝田地,沒事兒還能納幾房小妾!”

“這算是哪門子的辛苦?”

“你們怎麼不去問問那些麵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耕戶?”

“你們怎麼不去問問那些千裡服役做苦力的工人匠戶?”

“你們怎麼不去問問那些奔波勞碌做買賣的卑賤商戶?”

“辛苦?如果這他媽都算是辛苦的話,那你們讀書人彆考科舉了,這個官讓給農工商來做,可好?”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