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老太太氣得病倒了,餘大夫人立即去婆母跟前,侍奉婆母湯藥,直到婆母醒來。
“平兒和華兒呢?”
餘大夫人語氣低柔,“老爺和二弟惹了母親不快,已經去祠堂跪著請罪了。”
餘老太太繃著臉,神情難看得很。
“這兩個不孝子…”
“母親,大夫說您年紀大了,身子骨也不如從前硬朗,不宜情緒過激。”餘大夫人輕聲勸道:“這次便是怒火攻心以致昏厥,要安心休養方可。”
餘老夫人仍舊沉著臉。
餘大夫人又道:“我知道母親牽掛小妹,正因如此,您才要養好身體,否則小妹知道您為她如此憂心,也會不安的。”
餘老夫人終於動容,悲聲道:“我可憐的佩心,年紀輕輕,就要去那樣的地方吃苦…”
餘大夫人沒接話。
婆母糊塗,要用整個餘家的將來換小姑子回娘家,幸好丈夫和小叔沒有一味的愚孝。
到晚上,餘大爺和餘二爺仍舊沒過來看自己的母親,打定主意這次不會再助紂為虐。第二天直接派人去吏部以侍奉病重的母親為理由,請了朝假。
母子三人耗了一天一夜,餘老夫人算是看出兩個兒子的決心,氣得險些又暈了過去。沒辦法,她也不能讓兩個兒子永遠呆在家裡不上朝,隻好派人去祠堂裡傳話,請他們出來。
餘二爺卻道:“夫妻一體,靜雲犯下大錯,我應與她一起承擔。”
餘大爺也道:“兄弟同心,自然也同罪。”
兩人都了解自己母親的性子,知道如果現在妥協了,過不了多久,她還會用二夫人來要挾他們派人去救餘佩心回來。
餘老夫人的確是這麼想的,他們不肯救她的女兒,她也不會饒了盧氏,誰知道兩人這次如此警醒。
餘老夫人未能得逞,氣得摔碎了藥碗。
餘大夫人跪在地上請罪,卻決口不替丈夫和小叔求情。
顯然,幾人達成了共識,無論如何都要打消她那些不可實際的念頭。
餘老夫人強勢了一輩子,沒想到最後兒子兒媳都不聽自己的話,憤怒之餘又是深深無奈。
她到底還是看不得兒子繼續在祠堂裡跪著受罪,終於鬆了口,連同餘二夫人一起放了出來。
餘二爺說話算話,立即讓自己的妻子禁足自省,絕不徇私。
經過此事後,母子間的情分更是所剩無幾。
蕭府的護衛順利將餘氏送到洛陽,回來複命。蕭時其實還有些意外,本來以為餘家兩兄弟會受不得老母哭訴派人去接餘氏回京。其實餘老夫人完全是異想天開,把守城門的都是蕭時的手下,即便餘大也兩兄弟答應了她,隻要人一出城蕭時就會知道,無論如何是不可能把餘氏接回來的。
好在餘家兄弟還算明事理,沒做出糊塗事來,那麼他也不會趕儘殺絕。
事情也就這麼平息了下來。
縫紉機廠建好了,工人也招募完畢,季菀隨繼父入了趟皇宮,彙報事宜。
“生產縫紉機,需要多久?”
“受材料所限,生產出的數量也會有限,但因為縫紉機結構複雜,工人們又是初學,不一定處處合意,打磨零件都要耗時許久,等完工,怕是也要個一年半載。”
明德帝點點頭,“那就先選其技藝最為精湛的工人,先生產出三到四架縫紉機,用於皇家紡織廠。完工後,再由你教授他們使用方法。朕會派人四處尋覓材料,能生產多少就生產多少。”他頓了頓,“若能將其分派全國各地便是最好,若不能…”明德帝看向立在旁側的太子,笑道:“將來就隻能交由軒兒來完成朕的心願了。”
太子來到中央,誠懇道:“父皇一定會心願達成的。”
明德帝隻是笑笑,沒說話。
他不是個好大喜功之人,有些事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他會全力以赴,但若客觀條件不允許,他也不會強求。
“你難得進宮,去見見皇後吧,前兩日她還與朕提起你。”
“是。”
母親嫁給蕭時後,季菀隨母進過一次宮。皇後是個和氣的人,脾氣隨了蕭老夫人,沒有因為她的出身而瞧不起她,她隨太子去了後宮。
太子負手而立,不時打量她。
季菀還是頭一次見這位儲君,太子看起來也不是冷傲之人,看她的眼神兒有些漫不經心和戲謔。
“本宮聽說,縣主和阿離…陸小公爺早就相識?”
一個稱呼,就可看出他與陸非離的確交情深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