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商業活動的興旺,自然而然地提高了對貴金屬的需求,而大明本土一向缺少銀子,在大明收拾了以西巴尼亞之後,從南美輸往大明的白銀受到了限製,於是大明不得不開始為白銀而頭疼了。
然後倭國就倒了黴,誰讓他們擁有佐渡金山和石見銀山這樣的富礦呢?在這一消息傳開之後,大明上下的官員立刻亢奮起來,許多人都開始找倭國的麻煩了。
有的人找出了萬曆年間倭國企圖征服大明的舊事;有的人拿出當年倭寇侵犯大明沿海地帶的罪孽;有的人翻出了此前倭國使團朝覲不恭的證據;還有的人找來琉球王國的使者在朝堂上哭訴倭國對他們的侵略,請求宗主國大明幫他們趕走倭寇;就連遠在舊港的鄭芝龍也拿出了當年倭寇協助以西巴尼亞人屠戮大明子民的證據。
突然之間,倭國就從太祖高皇帝欽定的不征之國變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朝堂上誰也沒提太祖高皇帝當年的訓示,一個勁強調倭國的罪過,強烈要求朝廷派遣大軍征討。
這下俞谘皋可是樂開花了,他封侯的希望終於來了,沈隆很快就順應民意同意了對倭國的征討,於是東海艦隊在俞谘皋的指揮下迅速向倭國撲去,不費吹灰之力就拿下了幾處重要港口,然後步兵源源不斷地從這些港口登陸倭國本土。
倭國很快就屈服了,他們向大明投降,賠償了大量的金銀,獻出了佐渡金山、石見銀山等金銀礦,並派遣無數仆從軍跟隨大明繼續征服其它區域。
而大明的艦隊也在繼續遠航,他們根據沈隆給出的路線一支艦隊向東進發,最終抵達美洲大陸返回,另一支艦隊則從舊港宣慰司南下,最終發現了澳大利亞;聽聞如此廣袤的兩片土地如今少有人居住,大明的百姓頓時激動萬分。
大明的港口擠滿了渴望暴富的冒險家們,朝廷也順應了他們的請求,派出艦隊在美洲和澳大利亞選擇合適的地方興建港口,然後開設了從大明到這兩個地方的固定航班,並鼓勵大明百姓前去這兩個地方墾殖探險。
這下,以前的大明所麵臨的大部分問題都解決了,不是土地兼並嚴重麼?現在多了兩塊比大明還大的土地,兼並再嚴重又能如何,老子的地沒了就去海外當地主去,到了那兒可是能開墾多少地就能有多少地,開始幾年朝廷還會免稅,接待給他們農具和耕牛,這日子不比在家裡舒服多了?
收到大明在美洲和澳大利亞建立起第一座港口城市、站穩腳跟的時候,沈隆也在腦海中得到了任務完成的提示音,他終於可以回歸現實世界了。
一道白光閃過,沈隆回到了老家的房子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