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民心(2 / 2)

宋鼎 靈劍孤寒 4523 字 2024-04-23

再加上對時代走勢的清楚認知,更給了他一種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前夜密談半宿,雖然成功在賈似道的心中打下烙印,而且他也無比的確信世事走向必會如此。

將來獲取賈似道的支持應該不難,隻是他自己對如何改變這個世界,如何讓自己前世所學的知識在這個時代最大限度的發揮出作用,還隻是在腦子裡有一個模糊的通盤計劃,還有無數的細節需要去完善。

更何況,要知道如何來改變這個時代,總要先了解這個時代。不然憑空想象出來一堆看起來光鮮亮麗的空中樓閣,實際操作起來卻不符合實情、落不了地,又有什麼意義?

所以賈旭一早起來,剛恢複了精神,也沒帶隨從就獨自走出府邸,在城中滿大街的閒逛。他要用自己的雙眼,來親自體會這個熟悉又陌生的世界。

他去了糧鋪,看那些腋下夾著米袋,在手心一文一文仔細數著銅錢,一次隻買半鬥米,卻臉上露出心滿意足的人;他去了茶館,看那些不管城外幾番風雨,也要泡上一壺茶沫,與三五好友慷慨激昂、胡吹海吹的人;他去了市集,看在戰事影響下,百般蕭條中,依然賣力的吆喝著,對攤位前每一個路過者都報以期待眼神的人。

他還去了妓館……的門外,看進出玩客醉生夢死的狂,姑娘們紙醉金迷的美,和那燈紅酒綠掩蓋下、顧影自憐的黯自神傷。

時間就這樣又過了十餘日。

蒙古軍隊在修整了三日之後,又開始了一波又一波猛烈的攻城,賈似道重新變得無比忙碌了起來。有時也會叫賈旭到身邊隨侍,給了賈旭這個時代軍政體係運轉第一手的資料和最直觀的體會。

更多的時候,卻是無暇理會他,隻是給他加派了兩名親衛,就任他在城中閒逛。反正隻要離城牆遠一點,倒也不必擔心會有什麼危險。

畢竟在賈似道的印象中,自己這個兒子,胡鬨慣了。叫他每日悶在房裡是想都不要想的。何況聽下人回報,少爺這幾日並沒有做什麼荒唐事,隻是在城裡東瞅瞅、西看看,買些露天攤販賣的小吃,還多與百姓閒聊,更覺得這小子終於也知道腳踏實地了解一下民生疾苦,真是何樂而不為?

賈旭每晚都會回到自己的臥房,在桌子上整理自己的見聞、感想和規劃,每當這時杜韻茹都會陪在他旁邊。雖然最終是以丫鬟的名義送來的,但賈旭並沒有拿她當丫鬟看待,而是當成一個小妹妹。

更何況富家小姐出身的她從心底裡也沒有認為自己是下人,她甚至會去使喚安兒——安兒就是那個十二三歲的小丫鬟,後來賈旭問她叫什麼,才知道她竟然沒有名字,她隻知道自己姓柳,在家中阿母隻是喊她丫頭,賈旭將她阿母和兩個弟弟都接到丞相府邸來,讓賈璉安排了些活計,還給她起名叫柳安,取生活安穩之意——也幸虧安兒乖巧,知道自己全家今後衣食無憂,都拜賈旭所賜,心中認定今後要一心一意的伺候好賈旭。她知道杜韻茹出身不凡,遠非自己可比,在她看來又與賈旭郎才女貌十分般配,心中早認定她也是自己未來的主子,所以杜韻茹經常指使她做各種事情,她也從不違逆。

賈旭始終不喜歡乾什麼都要人伺候,凡事還是喜歡自己乾。於是安兒竟好似成了杜韻茹的丫鬟一般。

不過他也有需要幫助的地方,比如每晚在屋內整理見聞思路的時候,就遇到了他的第一個重大難題——不會用毛筆。這具身體原本的主人就不好讀書,不學無術,一筆字寫的奇醜無比,理工男的靈魂更是玩不來這軟筆頭。

於是很快,賈旭就貢獻出來到此世之後的第一個發明,鵝毛筆。雖然固化筆管的方法他並不知曉,小心翼翼的寫,也經常會斷,但是總算是符合了自己的書寫習慣,寫出來的字起碼自己也認識不是?而且身為丞相的兒子,想搞到管夠的鵝毛又是什麼難事?

再加之鵝管中本也存不了多少墨,蘸來蘸去的著實麻煩,總是打斷思路,於是杜韻茹就成了他的小助手。

他負責寫,她負責從他手中接過損壞的鵝毛,然後吸滿再墨水遞還回去。

如此經過了十餘日,杜韻茹發現他其實也不難相處,待人有禮,談吐有序,也未再對自己有什麼奇怪舉動,忐忑不安的心也稍稍安穩了一些。他每日隻做三件事,早早出門遊逛,下午回來後在院中的一台水凳上磨著她陪嫁禮單中的琉璃,然後就用這種奇怪的方式寫著什麼東西。他用的好像是一種不大一樣的文字,他說那是簡化字,大多數似乎認識,又不確定,筆體與往日所見亦有所不同,好像是楷書,雖然沒有了原本線條粗細呈現出的韻律,但一排排小字整整齊齊,也有一種獨特的美感。

她有時也會翻看他的手稿。有些就擺在桌麵上,她想看,他也讓她看,不會的字問他,他也會認真的答,而她依然看不懂;而有些手稿,他就會深藏在衣懷裡,睡覺時都不解下來,他說再等等,暫時還不方便公眾與世。哼,也不知道是什麼天大的秘密,在她看來,八成是什麼反詩吧!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