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這款飛機卻采用模塊化設計,簡單的來說,就是貨倉和油箱采用了模塊化。如果有需求,隻需要簡單的更換一下模塊,這款飛機的航程就會增加,相應的載貨量就會降低。
而通過改變模塊,最遠航程可以達到12000公裡,當然這個航程下,這款飛機的載貨量隻有1噸而已。
雖然隻有一噸,但是12000公裡的航程,足以從華夏起飛後覆蓋整個美國了。
最牛逼的是,這款民用飛機,隻需要簡單更換一下貨倉掛架,就可以把機翼下麵的貨倉掛架變成導彈炸彈的掛架。
也就是說,未來如果需要,這款無人機進入工廠內,可能僅僅隻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款飛機就能搖身一變從民用無人貨運飛機,變成一款可以執行轟炸任務的無人轟炸機。
之所以這樣設計,原因很簡單。因為對於飛機來說,性能很重要,但是保有量也很重要。
對於華夏軍方來說,根本無法大量裝備這款無人機。一方麵因為價格,另一方麵轟炸機這玩意對於華夏來說現在並不是急需的。華夏現在實行的是國土防禦的策略,轟炸機這種進攻性的裝備,目前並不是優先裝備的。
既然軍方無法裝備,徐華盛的想法就是用在民用市場。從貨運開始,降低航程,增加載貨量,3.5噸的載貨量,這個載貨量不算低了。
而且這款飛機是無人機,平時根本不需要工資高昂的飛行員。隻需要在地麵培訓一些無人機駕駛員就可以了。
更何況這款飛機大部分情況都是自動飛行,設定好飛行程序,自己就可以飛了。
而在這個過程中,這款飛機可以不斷的積累各種各樣的飛行數據。這些飛行數據可以讓這款飛機搭載的AI智能飛行係統越來越好用。
在人工智能領域,華盛集團現在走在全球最前列。現在對於人工智能,歐美連概念都沒有呢。
但是在華盛集團,很多AI都在訓練之中。AI人工智能技術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這個技術對於無人機來說至關重要。
未來華盛集團會用很多民用無人機來訓練自己的AI,不斷的增加數據庫,未來這個數據庫資料越多,人工智能就越聰明越好用。
對於無人機來說,智能程序甚至比無人機本身的性能更重要。無人機越聰明,未來戰鬥力就越強。
“這款飛機現在如何了?”
徐華盛直接問道。
“徐總,這款飛機已經試飛很久了,從目前反饋的情況來看,性能已經達到了我們的設計要求。隻不過自動飛行係統才剛起步,還需要進一步完善。要想完善自動飛行係統,就需要更多的飛機,更多的飛行任務來訓練學習……”
一個工作人員直接說道,這話讓徐華盛點點頭。
飛機現在已經實驗的差不多了,接下來最重要的還是把這款飛機用起來。讓飛機的數量增加,讓飛機的飛行任務增加,讓飛機不斷的飛行,不斷的搜集各種各樣的數據,隻有這樣這款飛機才能越飛越聰明。
想到這裡,徐華盛眯起眼睛,心裡已經有了自己的計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