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主公的命令雖說是讓我等騷擾曹操後方,迫使曹操回援,不過以曹操的心狠果決,未必就會回軍。”
“可……”
周瑜的手指自琅琊國北麵入泰山郡,繞過了齊國之餘,直入濟南國,然後直直地往著北麵而去。
“由南到北橫跨濟南國,便能抵達黃河,也將是曹軍從青州渡河到冀州的港口東朝津所在,也是青州不斷往冀州運輸著錢糧的通道所在。”
“直取東朝津,隻要占了東朝津,那麼就等於切斷了在冀州的曹操與青州的聯係。”
“屆時,曹操要麼是繼續留在冀州與袁紹相爭,要麼被迫放棄冀州退回青州馳援。”
說到這裡,周瑜自信一笑,道。
“然,曹操實則沒有退回青州的選擇,已然同時惡了主公與袁本初的曹操,一旦退回貧瘠的青州便是坐以待斃。”
“屆時,我軍隻需以東朝津為據點,逐步封鎖黃河下遊,有的是時間步步蠶食整個青州。”
孫策聽得連連點頭,隻覺得周瑜已有自家老師的幾分風姿,著實讓人欽佩。
不過,孫策還是不忘初心地繼續追問道。
“可糧草問題怎麼解決?”
這一問,卻是險些讓意氣風發的周瑜咳嗽出聲。
敢情他剛剛說了這麼半天,已然直白到了這等地步了,孫策還是沒能悟到如何解決糧草問題。
“伯符,侯爺能走淮水、濄水解決深入敵後的糧草問題,我等又為何不行?”
“須知,茫茫大海之中同樣也有著我軍的水軍,並且傳聞中通往瀛洲的航道應該距離黃河入海口不遠才對。”
“而東朝津距離黃河入海口同樣不遠,大可通過海船轉運的方式運送糧草直接入東朝津。”
孫策聽罷,眼眸隨之微亮。
周瑜對於那傳聞之中的瀛洲航道,隻是略有耳聞。
可孫策對於那條航道的走向與方位,那可是一清二楚的,迅速地在心中估摸了一
下,發現周瑜想要做到周瑜所說的並不難。
周瑜接著更加直白地解釋道。
“如我適才所言,如今青州的兵力少之又少,荀彧便是有心阻攔我軍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且如今青州的民心同樣低迷之極,據聞在青州有數處地方甚至還出現了義兵反曹,荀彧有何餘力阻擋我軍進軍?”
“等我軍從泰山郡入了濟南國後,後方糧道便是斷了,也足夠我軍橫穿濟南國抵達東朝津。”
至此,孫策終於徹底明白了周瑜的謀算。
借道泰山郡,直取東朝津,封鎖黃河下遊切斷曹操與青州的聯係。
且周瑜也料定了曹操不會舍得棄冀州退回青州,等占據了黃河下遊外,無形之中卻是與徐州遙遙呼應,對青州形成了包圍蠶食之勢。
“公瑾,已有老師雄風也!”
孫策不吝誇獎地高聲讚了一句,令周瑜的表情頓時就僵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