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眼含熱淚地回答著。
隨即,深呼吸了好幾口才恢複幾分鎮定的徐庶,再度翻動了一下手中的文書,然後彙報起了如今冀州的戰況。
由於距離的問題,冀州戰況傳回到徐州起碼也有五到七天的時間差。
如今最新傳回的消息,則是袁紹已經逐步從冀州北麵戰場緩緩撤軍,調集著麾下重兵開始南下。
隻是似乎由於南皮城在曹操手中,其中不僅僅有袁紹的家眷,還包含著袁紹麾下大量文武心腹的家眷親屬俱在曹操的手中,讓袁紹投鼠忌器不敢輕動。
袁紹生怕由於自己逼迫過甚,讓曹操在南皮城中大舉屠刀,導致麾下群臣離心離德。
袁紹那猶豫且遲緩的行軍速度,無疑也給曹操爭取到了大量的時間,渤海郡、清河國、魏郡等冀州南部郡縣相繼被曹操實際掌控。
一時間,冀州的局勢出現了相當戲劇性的一幕。
年前袁紹所占據的便是渤海郡、清河國以及魏郡,依仗著三個郡國的地盤在界橋大敗公孫瓚與韓馥。
不到一年的時間,袁紹原本的根基之地反倒儘數易手給曹操,而袁紹則是占據了一部份的並州以及原本韓馥的地盤。
“主公,以這個趨勢來看,曹操顯然不可能還會再退讓冀州,袁紹遲早也必然會認識到這一點……”
“袁曹之戰,爆發在即,且很可能雙方會戰之地……還會是界橋。”
最後,徐庶略帶遲疑地給出了自己的判斷。
“還是界橋?”
劉備聽著這個熟悉的名字,一時不免得有些啞然,然後問道。
“那元直認為袁曹之戰,誰勝誰負?”
徐庶斟酌了一下,給出著自己的意見,道。
“袁紹此前與公孫將軍在界橋對峙超過一年,對於界橋周邊的地形利弊可謂是了然於心。”
“且秋冬之季已是枯水期,曹操再想複現此前袁紹的戰果是沒有可能的。”
“兵力上,袁紹可用兵力多是精兵悍將,曹操
手中的敗軍之勢怕是迄今都還沒能緩過來。”
“曹操唯一的勝算便是拖入冬季,逼迫袁紹退兵,借著冬季迅速消化冀州南麵的地盤,來年能有足夠的兵力與袁紹相爭。”
“地利、人和,皆是袁紹占優;唯有天時略偏向於曹操。”
劉備聞言,不禁點了點頭。
徐庶的分析無疑是相當的客觀準確,起碼從當下已知的冀州情報中雙方的優劣確實是袁紹占優。
在劉備眼中,袁紹與曹操顯然都不是什麼易與之輩。
兩虎相爭,兩敗俱傷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不過劉備對於曹操的暴行甚是厭惡,再兼之此前李基做出的判斷是認為曹操的勝算更高,以及曹操占據北方之患更甚於袁紹。
所以……
“傳令給孫策、周瑜,讓他們可伺機進攻青州,斷了曹操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