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6章 下策非下(2 / 2)

“以騎兵封鎖曹操傳遞消息的渠道,我軍便能奇襲那毫無防備的三萬曹軍,一戰便可潰之。”

最終,李基手中的折扇在曹軍大營北麵那裡圈了圈,然後在曹操往沂水中丟了大量屍首的位置停了下來。

“雖說上策有九成把握可教曹軍潰敗,但或會被拖延三五日時間。”

“再加上後方尚且還有三萬曹軍正在布置種種陷阱,說不得最終會被拖住十天左右的時間。”

霎時間,劉備的眉頭不禁皺成一團。

與其說上策下策,還不如說李基在讓劉備在選擇重創曹操,以及穩妥地保住徐州百姓之間做出抉擇。

采取上策,圍困曹營,總計多耗費個十天時間,便能徹底將曹操打得一蹶不振。

采取下策,那便是暫且舍了曹營,趁著後方的那三萬曹軍還來不及布下多少陷阱或阻礙前,先行北上清理沂水中的屍體,避免瘟疫爆發波及數以百萬計的徐州百姓。

而與清楚內情陷入糾結的劉備相比,營帳內的其餘人對於李基的下策反響卻是寥寥,甚至不乏流露出不解之色。

隻是懾於李基過往積累的威望,一時卻也沒人開口直接質疑。

反倒是諸葛亮猶豫再三,也斟酌再三後,起身開口道。

“老師,下策會不會太險了一點?繞過曹營而行,也就代表著糧道必斷,如此情況下,隨軍所用軍糧最多隻能支撐半月用度。”

“一旦繞至曹軍後方,被曹軍拖住一段時間無從補充軍糧,怕有潰敗之險。”

李基笑了笑,道。

“所以,這不就是下策嗎?不過選擇何策,卻還是需要由主公考量。”

諸葛亮聞言,微微一怔,然後猛地意識到了什麼,那小臉皺成了一團重新坐下了下去。

諸葛亮清楚自家老師多智近妖,也絕非是什麼一意孤行的性子。

可在自己指出下策的風險所在後,李基卻表現得毫不意外,這說明其中風險也早就被考量在內。

放著穩妥的上策沒有堅持,特意又提出了風險極大的下策,這隻能說明這下策能夠在戰略層麵獲得可以無視風險的收益。

隻是諸葛亮一時卻也想不到,收益何在?

與諸葛亮不同的是,司馬懿在那不經意的提醒下,目光直直地看著原本李基所指的地圖位置,靈光閃過,卻是想到了某種可能。

‘曹操能夠讓主公與老師如此忌憚的後手,莫非是……屠城造瘟疫!?’

道德下限的靈活,讓司馬懿下意識浮現了這個猜測。

如此,方能解釋老師一路急行軍,過下邳而不入,急匆匆地趕赴東海郡的原因所在。

不然,以老師那謀定而後動的性子,不應如此焦急才是。

‘想要在袁術兵臨彭城之前打一個時間差,怕是老師穩定軍心的借口罷了。’

一念至此,司馬懿不禁萌生出幾分退縮之心。

‘前有瘟疫,我想開溜……’

而也就在此時,劉備一拍桌案站了起來,沉聲道。

“下策非下,當趁此良機繞過曹營,繼續北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