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在荊州之戰中被李基打得大潰,駕車逃竄上百裡,一舉贏得了“荊襄車神”的美名還不足一年的時間。
莫不是春風吹,戰鼓擂,袁術覺得自己又行了?
以大半個豫州以及一個南陽郡的地盤,主動挑戰坐擁荊揚二州的劉備。
袁術即便再如何自傲,也不至於愚昧頭鐵至此才對。
且即便袁術自大,袁術麾下的那些智謀之士也不可能不勸阻。
南陽郡屯兵,意欲何為?
李基起身站到懸掛於身後的巨幅州郡地圖上,細細地琢磨著其中深意。
如今,明麵上坐擁荊揚二州的劉備,所接壤的勢力無非就是交州張昭、徐州陶謙、豫州袁術以及正處於內亂的益州。
交州張昭實乃自己人,袁術也未曾聯係過交州試圖對荊揚二州夾擊。
至於益州,且不說巴郡棧道至今未修複完畢。
更重要的是,長時間昏厥不醒的劉焉於去年冬季不幸被病魔戰勝,死於榻中,甚至沒有來得及指明繼承人。
對於劉焉的不幸逝世,不僅劉備派遣使者前去吊唁,李基私人也都送了些花圈到益州。
隻是如此一來,益州自然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現內亂。
趁著劉焉屍骨未寒,劉璋與他的三個兄長鬥得激烈,相互間誓要送對方下去陪劉焉以儘孝道,也不可能配合袁術出兵進攻荊州。
而排除交州、益州,那麼袁術若要進攻荊州,可聯合的潛在盟友便僅剩徐州陶謙一家了。
‘陶謙……反水?’
李基思慮著這個猜測,可能性隻能說是微乎其微。
劉備與陶謙交好多年,更重要的是陶謙年邁,爭霸之心不足。
在這種情況下,李基難以想象袁術到底要如何許諾拉攏,才能說動陶謙反水偷襲劉備。
不是李基信任劉備與陶謙之間的友誼,而是李基認為袁術給不出足夠說動陶謙的利益。
‘這麼
說來,似乎僅剩一種可能,那便是往南陽屯兵是假象,想要吸引吾往荊州調兵防備?’
李基眯著眼,目光不斷地在袁術的周邊遊離。
‘明攻荊州,暗襲汝陰或壽春?’
‘又或是取兗州?可如此就不怕我軍反應過來後進攻汝南郡?’
此前袁術一番折兵損將,再加上新野城、汝陰城都在劉備手中,這讓雙方早就攻守易形。
如今,劉備才是占據著主動進攻優勢的一方。
在這種情況下,袁術莫不是膽子肥了,才敢不顧後方劉備的威脅,直接調動大量兵力北上攻取兗州。
豫州隻要兵力空虛,李基即刻就會建言劉備揮師北上,直取汝南郡,奪了袁氏的根基老家。
‘怪異……’
李基琢磨了好一陣,一時半會還當真摸不清袁術這一動向的謀算。
不過,如今掌握主動權的是劉備一方。
所以,李基乾脆小小地調整了一番荊揚二州的兵力布置,免得被什麼出人意料的奇謀打個措手不及。
然後,又往徐州、豫州加派了不少探子、斥候以及錦衣司成員進行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