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並州狼騎而言,隻認兩物。
一則虎符,二則呂布!
在呂布現身一聲令下後,所有並州狼騎都迅速動了起來,追隨於呂布身後脫離虎牢關,直奔向洛陽的方向。
高順所率領的“陷陣營”則是屬於步卒,幾乎是完全被並州狼騎拋在了身後。
不過高順臉上沒有絲毫的急躁,率領著七百餘“陷陣營”始終保持著陣型之餘,沿著並州狼騎的方向朝著洛陽而去。
而在小半個時辰後,盟軍便是對虎牢關發起總攻。
明白此乃畢功於一役的盟軍,幾乎所有的諸侯都派遣最精銳的心腹上陣。
甚至就連這段時間來督察後勤的孫堅,也親率著四員家將與重新組建的本部精銳
進行攻城。
攻城才剛一開始,虎牢關便仿佛搖搖欲墜一般。
董卓之死,致使虎牢關內的士氣降到冰點;內亂爆發,更是讓並州狼騎與西涼鐵騎相繼脫離了虎牢關。
此刻虎牢關內,除了徐榮率領的本部精兵,便僅有四萬左右且毫無戰心的司隸精銳。
然而,徐榮卻是展現出了大將之姿,迅速搜集了城中所有金銀珠寶擺放在城樓之上,宣布“殺三人者,即能取一金”來激勵司隸精銳。
又命督戰隊毫不留情地斬殺了近千打算趁亂潰逃的司隸精銳,勉強在攻城之前穩定住了軍心。
原本在盟軍眼中本應瞬間攻陷的虎牢關,愣是在徐榮的拚死抵擋下,死守了五個時辰之久。
直至親身上陣的孫堅斬下了徐榮頭顱,方才宣布了這座虎牢雄關的告破。
而此刻,已是黃昏……
隻是,所有的諸侯卻是幾乎都做出了同一個選擇,抽調騎兵先行,穿過虎牢關星夜急弛洛陽。
毫無疑問,隨著虎牢關的告破,盟軍之中的諸侯絕不乏萌生了效仿董卓的念頭的人。
董卓是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身份的轉變,頃刻間掌控朝堂的,親眼目睹者不在少數。
正是因此,這些諸侯們越發焦急想要趕赴洛陽取得先機。
袁紹、袁術、孫堅等等諸侯,甚至迫不及待地將步卒交由親信率領,然後親率騎兵穿過虎牢關直奔洛陽而去。
‘屠龍者,終成惡龍’說的,或許便是此時!
對此,劉備倒是不急不躁,在李基已經做出了妥善安排,讓等待已久的趙雲與張飛迅速出發後。
劉備一副不爭不搶的姿態,指揮著盟軍大軍清掃虎牢關戰場,然後在虎牢關中休整,準備待天亮後再率領盟軍大軍奔赴洛陽。
洛陽混亂在即,李基自然也不會跟著冒險星夜趕往。
且對於一些諸侯的心思,李基更是在心中暗自發笑。
董卓能夠成功,那是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幼帝難以主持大局,手握大權的十常侍與何進身死,出現了嚴重的權力真空期。
且,整個洛陽僅有董卓一人的軍勢,以至於讓董卓在任何人沒有反應過來之前徹底把持了洛陽城防。
而其餘諸侯此刻想要效仿,那無疑是異想天開。
且不說呂布已經先一步抵達洛陽,便是其餘諸侯相互牽製之下,也不可能會再出現一個董卓。
‘更重要的是,當今天子劉協已被宗親所否定……’
是夜,在血腥味依然久久未散的虎牢關上,劉備與李基遙望著洛陽的方向,各自都在思慮著接下來的局勢。
而在洛陽之中,此刻更是一片混亂……
隨著董卓身死的消息傳回洛陽,駐守洛陽的西涼鐵騎可謂是一片大亂。
慌亂交加的牛輔顧不得那麼多,率領著本部親信迅速開始護送董卓以及其餘西涼將領家眷往著函穀關的方向撤去。
除此之外,則是不可避免地出現了大量西涼鐵騎打算趁機在洛陽劫掠,然後再退回西涼。
燒殺搶掠之事,幾乎是迅速在整個洛陽各處爆發。
率領四萬並州狼騎先行趕到洛陽的呂布,顧不得其他,直接便在陳宮的建言下直奔皇宮,打算先控製皇宮的城防。
當然,理論上最好的方式無疑是控製整個洛陽的城防。
隻是陳宮一則擔憂時間來不及,二則是明白呂布強行封鎖整個洛陽不讓盟軍進入,隻會讓盟軍齊心合力地圍攻洛陽,反而不美。
相對而言,四萬並州狼騎足以將整個皇宮守得穩穩當當。
而等呂布抵達皇宮之時,整座皇宮也同樣是一片亂象,隨處可見的西涼鐵騎正在皇宮之內不斷劫掠奸淫。
陳宮見狀,臉色微變,連忙提醒道。
“快,溫侯,無論如何都必須要找到天子,天子將會是溫侯最好的護身符!”
當即,呂布高聲命令道。
“張遼、魏續、宋憲、侯成,爾等各率五千並州狼騎守住皇宮四方,嚴禁任何人進出,不得有誤。”
“其餘人,速速隨我在皇宮內尋找天子,沿途所見西涼軍儘數斬殺!”(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