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基曾推斷當今天子將駕崩於中平六年初,而如今已近中平五年,李基又尚在海外前往瀛洲途中。
隻需李基呆在瀛洲一年左右再返回吳郡,屆時天子駕崩,大漢也將會隨之進入到李基口中的大亂之世。
屆時,朝廷又如何有精力追究李基的問題?
劉備沉吟了良久,長長地歎息了一句,徹底放棄了心中過去一直暗中還在嘗試的努力,道。
“看來,眼下似乎也隻能如此了。”
不過,這卻也讓劉備心中的大石徹底地落了下來,轉而拿起放到了一旁的詔書看了起來,臉上開始流露出幾分欣喜之色,道。
“如此說來,那些閹狗處心積慮欲害子坤,不想在天下大勢麵前,迫害子坤前往遼東不成,反倒是給了子坤一個‘昭亭侯’的爵位,甚好甚好。”
“沒錯,自此先生可也是大漢侯爺了。”郭嘉也
跟著應道。
雖說“昭亭侯”僅僅是個比關內侯要強上一點的爵位,在列侯之中是最低一檔,但如今也遠不是再往後亂世之中的那般爵位爛大街的時代。
相反,當下大漢的爵位可是真正意義上榮耀的象征。
須知在李基之前,因功封爵的三人,也便是平定了黃巾之亂的盧植、皇甫嵩以及朱儁,可想而知其中的含金量。
(PS:皇甫嵩與朱儁在黃巾之亂中封爵進爵是史實,文中盧植封爵是蝴蝶翅膀所產生的影響。)
“昭亭侯、昭亭侯、昭亭侯……”
劉備越是念這個爵名,就越是莫名地喜歡,當即便開口道。
“這對子坤而言也算是件大好事,須儘快派人告知子坤這個消息才成,另外季常也趕緊安排人手去幫子坤換一換府邸牌匾。”
……
而此刻遠在萬裡之外的李基,自是尙不知吳郡之中發生的變故。
不過,李基對此也確實早有預料。
當下洛陽之內的形勢複雜,外有西羌進犯,內有宦官外戚的黨派之爭,再加上天子貪圖享樂美色。
在這種情況下,有君子之風的劉虞如實將戰報呈於朝堂,可以預料必然會引發一連串的風波。
隻是,李基在其中的功勞不可抹殺,十常侍又大為厭惡李基,以及在朝中影響力日益變大的袁氏亦對劉備有所針對。
李基幾乎肯定在多方角逐之下,“捧殺”會成為最後的結果。
因此,意識到這一點的李基才會不顧劉虞與公孫瓚的挽留,早早就率軍離開幽州,為的便是沒有機會去接天子詔書。
隻要李基名正言順地躲到海外之地,選擇不接招,其中就算有什麼詭計,也奈何不了李基。
“捧”,隨便多方怎麼去捧,李基隻要不把脖子伸過去,又如何能殺得了李基?
李基或許唯一預料得稍有偏差的地方,則是會認為朝廷會派天使前往幽州尋他,不想反倒是直接派去吳郡了。
不過,如今李基的精力更多的還是放在瀛洲身上,急於迅速經略瀛洲。
原本就不算充裕的時間,還在幽州之中林林種種耗費了四個月左右,這讓李基感覺時間更為緊迫了。
隨著船隊重新在瀛洲啟航,依靠著孫策的指揮,倒也是有驚無險地跨過半島,瀛洲已是可以遠遠看見。
前世,李基礙於不想出國沒有機會踏足瀛洲;
不想今生,倒是以著這般戲劇性的方式看見瀛洲。
而在這四個月以來,賈詡倒是曾以書信回稟過一次情況,但其中所表達的內容卻是一切順利,但形勢複雜,紙麵上難以詳細說明,靜候李基率大軍前來瀛洲之後再詳談。
當時,李基便與賈詡約定了將會前來特定海域,讓賈詡派人前來接應。
如今,隨著抵達瀛洲周邊的一處特定海域,站在甲板上的李基左右瞭望著大海,驟然發現了“會稽號”正在一處荒島背麵出現,正緩緩地朝著李基的方向而來。
等雙方通過旗號進一步確認了身份,且李基遠遠地打量了一番“會稽號”船身並沒有出現什麼痕跡,方才放“會稽號”靠近船隊。
下一刻,一道人影靈敏地爬上“會稽號”的桅杆之上,遠遠地朝著李基的方向招手,語氣興奮地大喊道。
“子坤先生,哈哈哈哈,你終於來了……”
看著甘寧那毫無儀態的模樣,李基反倒是徹底地放心了下來。
甘寧能親自來迎,那麼基本確定了先行前往瀛洲的賈詡一部並沒有出現什麼問題。
而後,李基揮了揮手,示意孫策放“會稽號”靠近自己所在的旗艦“瀛洲號”。
等兩艦靠近到一定距離後,甘寧也不等放上木板,直接在桅杆上抓著一根繩子就蕩了過來,然後穩穩地落在了“瀛洲號”的甲板上。(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