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良好的發展勢頭令他心情十分不錯,以至於《東方日報》跟那個叫‘宋秉書’的主編挑釁,也都被他暫時無視了。現在一窮二白的他最需要的就是賺錢,淘到第一桶金,美名跟惡名都是假的,隻有裝進了兜裡的錢才是真的。他想要乾的事情太多了,而有了錢之後,他就可以自己折騰,拍他想拍的電影;將新亞電影公司盤下來;甚至趁著邱德根變賣亞視的機會,趁機購入一些亞視的股票,成為亞視的股東等等。
林孝智的野心大著呢,而這些全都需要錢,一大筆錢。
隨之到來的並不全都是惡評跟閒言風語,至少7月30日,新一期的《電影雙周刊》上,對《我為卿狂》做出了最公正的評價,態度不偏不正。
“……又是一部典型的何氏豔情片,十分精通攝影之道的導演何藩無疑在這部電影中再一次使用了他最擅長的鏡頭構建,大量的色彩無疑衝淡了電影的情。色氣氛,反而令電影帶上了一層朦朧美感。整部電影采用了較為新奇的倒敘式交代手法,令原本不算出奇的劇情,變得豐滿的同時也便於劇情的進展,導演何藩的功力還是不錯的……《我為卿狂》的男主角是一個名叫‘江華’的藝人,但我相信很多觀眾應該跟我一樣,都沒能記住這個名叫‘江華’的年輕人。不僅是因為絕大多數的觀眾都被兩位一脫成名的亞姐跟一位來自台灣的靚女吸引去了目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因為這部電影的男二號吳毅將在電影結尾的時候貢獻了一處長達數分鐘的‘中日大戰’吸引了太多目光。在保釣事件剛剛過去的兩個月後,本該是反角的男二號在電影中把日本籍的女主角裕子強X至死,無疑令高漲的民族主義者大為滿意……這也許並非是一部好的豔情片,但筆者卻敢確定,兩位亞姐必將借這部電影,一脫成名!”
難怪程龍、周閏發等巨星都曾說過,香港雜誌隻有《明報周刊》和《電影雙周刊》信得過。本來電影上映之前,林孝智便準備在《電影雙周刊》上買下幾期的廣告位,但是後來因為財力的不夠,隻能放棄了這個想法。隻是令他自己都沒有想象到,在電影上映之後,《電影雙周刊》竟然單獨給出了一頁,專門刊登了一篇篇幅不短的全麵影評。
正如一個導演曾說過的:“不用在《電影雙周刊》投廣告,隻要電影夠好,就算不給他們錢,《電影雙周刊》也會幫你做好宣傳。”
這份書生氣,倒也讓人佩服。
金公主不愧為香港三大院線之一,效率遠在新成立不久的德寶院線之上,《茅山道士鬥僵屍》的首日票房在它上映的第二天清晨,具體數據便送到了新亞公司。首日上映影院共有26家(包括邱德根名下五家戲院),《茅山》單日票房高達97萬,幾乎隻差一點點就突破了一百萬港幣,令本還因為發行沒有交給林孝智來運作,結果明明比他那部電影早了大半個月完成,卻比他上映晚了兩天的鄭則士心情大好,甚至當天在公司裡還主動跟林孝智聊了一會天,嗯,長達四分鐘的友好交談主題隻有一個,那就是今天的天氣真不錯。
周末的《我為卿狂》的票房再次上漲,單日票房高達九十三萬港幣,上映四日《我為卿狂》總票房赫然已經高達268萬,雖然比不得《茅山》兩日票房便突破了兩百萬的壯舉,至少能賺錢已經無人懷疑了。
8月1日星期一,一場震驚了香港乃是東南亞的法律糾紛案落下了帷幕。因為漢城奧運會的獨家轉播權之爭,無線悍然於七月初入稟高院,狀告競爭對手亞視涉嫌‘傳媒壟斷’。而就在這一天,終審法院終於做出了最終判決,裁定亞視擁有漢城奧運會的獨家轉播權確實涉嫌傳媒壟斷,嚴重損害香港市民的利益。並責令亞視立刻與無線就‘漢城奧運會’的轉播權問題進行談判,務必保證兩家電視台都擁有漢城奧運會的轉播權,從而保證全體市民的利益。
強橫至極的地頭蛇--無線,毫無疑問借著‘漢城奧運會’的獨家轉播權之爭,給如今站在亞視背後的過獎猛龍林白欣一記響亮的耳光,提醒他電視這東西並不是有錢就能玩得來的。
漢城奧運會的獨家轉播權是由林建樂一手策劃拿下的,如今被對手無線輕鬆的分享到了他辛辛苦苦才收獲的果實,林建樂自然不爽了。可是事情鬨到了這裡,已經不是他在跟亞視鬥法,而是站在他背後的林白欣在隔空同邵一夫過招。作為香港新晉十大富豪之一,林白欣臉上吃了這麼一巴掌,自然不會善罷甘休。
終審判決出來的第二日,得到了林白欣暗示的亞視拒絕承認終審法院所作出的判決。同一天,亞視派出了以副總裁帶隊,人數高達九人之眾的團隊前往英國倫敦,兩天後一條爆炸性的消息傳回香港。亞視為避免履行港府終審法院判決結果,赫然直接繞開了香港政府,一紙訴訟遞交到了英國樞密院。
亞視與無線的‘漢城奧運會’獨家轉播權之爭再一次升級……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