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開張大吉(1 / 2)

[]

金色九月即將來到,珠山市的中小學生也在今天要去學校報到。

上湖的街道隨處可見身邊陪著家長,身穿便裝的小朋友,不少家長拉著孩子的手,耳提麵命地囑咐新學期的注意事項。

其中有一個留著西瓜頭的小胖哥,被父母一左一右地牽著,一看就是家裡寵著長大的,不知道家長說了什麼,讓他的小臉皺成了苦瓜樣。

路過熟悉的地方,他發現原來在街頭的水果店不見了,招牌、裝修都大變樣,而且這個時候應該在門口整理水果的叔叔阿姨也不見了。

小胖哥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媽媽分享這一發現,心底悄咪咪地希望他們能借此停止念經。

媽媽聽了兒子的發現,抬頭定睛一看,發現近兩個月沒來,原來的水果店已經改頭換麵,招牌換成了【小食堂】。

“放假的時候,藍阿姨不是和你說過他們要搬走了嗎,他們還給了你兩個桂七芒果呢,軒軒,你都不記得了嗎?

你上一年級後可不能再這樣,上課要認真聽老師講課,回家好好複習,知道了嗎。”

“知道了。”小胖哥眼見沒躲過去說教,臉又皺成一顆苦瓜。

軒軒父母看到孩子的表情都忍俊不禁,也不想一年級還沒開始,孩子就對上學出現抵觸心理,於是領著軒軒走進小食堂,想著給他買些好吃的,讓他開心開心。

走進小食堂,店內空間比周邊餐飲店的都要大,門店靠外的兩麵都是沒有牆,而是清一色的玻璃,這讓店裡光線充足、視野明亮,看了就讓人心生好感。

門口處是收銀、取餐的地方,進門左側靠牆放著商用電餅鐺和煮雲吞的一些家夥事兒,當然還少不了冒著熱氣的蒸籠。

走到最裡麵則是後廚操作間,食客可以透過玻璃,對後廚一覽無餘。

店裡除了尋常枱凳,還沿著蒸籠、後廚做了長長的吧台。

當然,食客和蒸籠還是有點距離的,店裡不至於讓客人吹著熱氣享用美食。

這時已經有不少孤單的上班族坐在吧台上,看著店員的忙碌下飯。

雖然店裡忙活的人不少,但他們的行動都一目了然,食物都在眼皮子底下做出來,食客看了比任何宣傳語來得都要放心。

軒媽看店員們一水兒的高海拔身高,和查重率極高的杏眼,輕而易舉地猜出這是一家人。

女兒在收銀,奶奶用漏勺撈著雲吞,媽媽和爺爺在旁邊揀包子、剁餅,透過玻璃窗,還能看見後廚有兩父子在揉麵、包包子。

櫃台前麵聚集了不少的客人,大人對窗明幾淨的環境很滿意,孩子則是對收銀台旁擺的早點模型更感興趣。

店裡甚至為了照顧小朋友的身高,櫃台下麵也裝了磁吸板,貼上生動有趣的注音菜單圖片,小朋友想吃什麼,直接跟家長指出來就行。

軒軒眼睛粘在模型上,思考著要吃什麼,軒媽則靜靜地打量著收銀的姑娘。

這個姑娘身材高挑,應該一米七左右,而且從她幫忙端蒸籠的上臂肌肉可以看出,絕對有練過。

但看臉卻是出乎意料的溫婉、靦腆樣,柔和的鵝蛋臉上綴著一對彎眉和一雙裝著上湖湖水的透亮雙眸,小嘴在透明口罩下,總是不自覺地微張,讓她看起來不諳世事,不知道這姑娘是不是剛剛畢業。

軒媽胡思亂想著,沒注意隊伍已經排到自己。

伍家邇邊整理前麵的單子,邊等下一位客人點單。

男客人點了兩個招牌醬肉包和一杯豆漿,女客人和小客人一個還在走神、一個看著模型自言自語,都沒反應。

伍家邇等不住就想要出聲提醒。

“老婆、軒軒,想吃些什麼?”

好在男客人看出妻兒犯老毛病,又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主動呼叫他們的元神速速歸位。

因為時間快來不及了,軒媽就沒讓孩子點湯湯水水,正好大鍋烙的蔥油餅剛出爐,香得軒軒走不動道,於是軒媽買了五塊錢的量,打算跟孩子一起拿竹簽戳著吃。

提著香噴噴的蔥油餅,走在去學校的路上,軒軒聽爸媽的念叨也能笑嗬嗬的。

軒爸還要趕著和領導一起去見重要客戶,隻能送到校門口,母子倆進校門後,自己在路邊,邊啃包子邊攔出租,請了半天假的軒媽則帶著軒軒找到班級門口。

學校為了照顧一年級的小朋友,班級都設在一樓。

没有了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