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回 緣分不淺(1 / 2)

翌日。

溫家兩大房女眷攜沈老夫人、李玉茹姑娘到京寺禮佛,在寺坐留一時辰後才動身前往京中最是有名的酒樓,名玉錦樓。

樓有六座,東西處各兩座,南中處各一座。中座樓有三層,位酒樓中,兩層台基為石砌。

其五座均兩層。除中樓,其五樓以遊廊相接。中樓四處有人工池環圍,池內種植荷花,有見少數花蕊,有一石橋可通往。

茶樓大門樓,有木杆搭起的彩樓歡門,有花架花鳥為飾,簷下垂掛精繡旗簾,有流蘇飾。酒樓外左右兩邊搭柵欄,供停車馬,攔擋行人。

聽聞入中樓的隻能是京中的達官顯貴,普通的富貴人家隻得選定另四樓,門樓不做茶酒點,僅供排隊候茶。

溫家前前後後就有十輛馬轎車。兩位老夫人一轎,行於前;後是溫盛夫婦一轎;君母孤身一轎;溫家玉字輩兩對夫妻兩轎;玉墨、二哥兒、四哥兒一轎;大姑娘三姑娘同李玉茹姑娘一轎;六姑娘同孟青黛青玉一轎;五姑娘七姑娘一轎;行於最後一轎坐著三個姨娘。

原老夫人不讓三個姨娘一同出來,可沈老夫人卻說,這三個姨娘給溫家育了這麼好的哥兒姐兒,有苦工。故而老夫人才準她們一起。

未免有外人擾,溫衡直接包下中樓,今日出入中樓的,僅能是溫家人,亦或是收有溫家請帖的人進入。

故而晉佳沈侯、義安賀侯、將軍孟府皆受了邀來,乃親家局。故而無宴請其他貴府家眷。

溫盛更是花了重金,請潮州府最有名的戲團唱戲,又有名廚做食。而這首場戲,則是點了一出《四郎探母》。

“不叱一聲如雷震,楊家將令鬼神驚。大膽且把寶賬進,上麵坐到我家人,兄弟分彆十五載,不想今日回宋營...”一聲真聲唱腔起,原談樂吃茶的人紛紛靜了下來,眼睛隻往台中看。

台上精彩的唱繹深深吸引台下人,沈老夫人與老夫人坐前中,兩人聽得入了神,頭還隨著戲聲起伏點了點,雙手拍了拍。

二排坐溫盛夫婦、孟碧霜、沈家兩位夫人、賀家夫人。他們相敬茶酒,底下小聲笑談,不敢擾了二位老夫人聽戲;三排則是坐著各府的姑娘郎君們,後座姨娘。

兩兩一桌。桌上茶水點心甚多,有各式各樣的蜜餞,有各類花餅、豆餅,有五彩多樣糕果,有各式當季水果,及這酒樓最是有名的小菜、肉等。應有儘有,全程不停的吃,怕也吃不完。

樓梯上上下下忙碌的店小二,他們將茶水點心遞給溫家的女使,再由溫家女使上前擺桌。

此樓層可觀京城全貌,簷角下懸掛的燈樓隨風緩緩搖曳,風鈴擺動清脆作響。

日光雖盛,可此處卻微風陣陣,樓角放小山一樣的冰塊,各有女使二人持扇涼風。座上的人,一手持扇,飲一杯清茶,看一部悅戲,舒適至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