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改變命運(1 / 2)

不管林文如何內心激動,也不管林文用什麼眼光看待他的媳婦,日子都要接著過下去。

但至於怎麼過日子,有些東西終歸和從前不一樣了。

然後方玉蘭就成了寧鞍縣城文藝宣傳隊的一員,隻不過現在是臨時工,目前文藝界也是剛剛崛起。正是需要人才的時候,就像是一些大學校園都成立了什麼詩社,這時候能做幾首詩,那是絕對的大才子和才女。

這樣的人在學校裡也是會受到追捧的。

更彆說像方玉蘭這樣有真本事的人。

村子裡的人都很羨慕方玉蘭,但這種羨慕並不是嫉妒,畢竟這真是憑自己的本事,而這樣的本事並不是說你想學就能學會的。

就像林文驕傲而又洋洋得意的說,幸虧兩個兒子都隨他媽,如果像他,那就是五音不全,唱個國歌都跑調。

但是不管怎麼說,一把胡琴終究還是改變了方玉蘭的命運。

就比如她那一直看不上她的婆婆,知道這件事的時候,那是驚訝又不可置信的,然後當文藝大會演的時候,林文的媽看到了台上光芒璀璨的兒媳婦,她都不敢相信這是真的,但同時她就跟旁邊的人不停的顯擺著,這女人她認識,這個二胡演奏家是她的兒媳婦。

親的,滴滴親的!

所以在家裡大家夥說起這件事的時候,其實都是帶著思索的。

這女人嫁給男人之後,到底該怎麼過日子才能將日子過好,要指望著男人全心全意嗎?這也可以,畢竟至情至性的男人也不是沒有,可大多數的男人並不是這樣的。

所以說女人在這個世上活得其實真的很辛苦,她一方麵還要體現自己的價值,可是同時另一方麵她還擔負著生兒育女的責任,更多時候就像家裡的雙職工也或者說農村下地乾活的夫妻兩個人,明明乾的都是同樣的活,但回到家裡洗衣做飯照顧孩子收拾屋子的往往都是女人。

公平嘛,其實也不公平。

過去的女人嫁人是為了換一個地方吃飯,所以她們沒什麼選擇,伺候丈夫,照顧兒女,然後希望在家裡能有一份體麵。

可現在的女人嫁人為了什麼呢?

一是為了愛情,二是為了有一個家。

可如果自己有養活自己的能力,那就很沒必要去生兒育女操持家務伺候老人,也許這麼說有些自私,可卻不得不說,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當然了,這也是喬青玉偶爾的片麵的想法。

畢竟如果不是賀修煜,她是真沒打算走進婚姻生活的,她在自己的世界裡彆管她是從哪兒來的,但終究她在那個世界立足了,而且有的男人的嘴臉實在是很醜惡,所以如果真的遇不到愛情,遇不到一個讓她心甘情願讓自己付出的男人,那麼情願單身一輩子。

單身有什麼不好,有很多結婚的女同事都是喪偶式育兒。

這樣的男人要了他有什麼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