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有些事終究會過去的(1 / 2)

這一路考察,鄰省考察團的人真的是受益匪淺,他們自然是第一次來。

看報紙看上頭的文件甚至於聽領導說,都不如親眼目睹來的震撼。

他們其中有的人沒來過,有的人在三年前或者五年前來過這裡,可是如今再看,卻似乎已經想不起來曾經是什麼樣子了。

沒有想到短短的兩年時間,這裡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而且一路走來,這裡的社員麵貌狀態也非常好。

畢竟生活居住和勞動的環境越來越好了,誰的心裡都會感到希望滿滿的。

尤其是鄰省,自然環境雖然比西川好一些,可是卻並沒有好到哪裡去,他們和西川接壤的地方也有一片荒沙帶。

這片荒沙帶有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有一大部分是因為前些年過度的開發采伐放牧導致的。

這就是人為的。

所以猛烈的風沙以及沙塵暴逼的這些人不得不朝後退去。

尤其是住在附近的一個公社,已經準備集體搬遷了。

目前搬遷工作正在進行中,隻是難度非常大,對於這裡的老人來講,那就是背井離鄉,離開了自己的祖居地,誰都不願意,甚至是各種反彈和不滿。

工作組的工作進行的非常艱難,但是耕作麵積幾乎沒有了,這些人靠什麼生活呢?

而且他們也不理解政府的一番苦心,要知道將他們集體搬移出去,那也是很大的工作量,而且要付出很多人力物力財力,尤其是他們要去的地方,那裡可耕作的麵積並不多,他們去了自然會占用一部分資源。

可如果荒沙帶變得和西川一樣,哪怕沒有可以種植農作物的地方,這豐茂的水草苜蓿以及沙棘是不是也可以養活當地的百姓?

不種糧食可以放牧啊,就像草原人民一樣,甚至可以養豬養雞養牛養羊,這也是給他們一條活路,而且改善環境之後,誰知道十年二十年之後那裡會什麼樣呢?

想到這裡,徐書記心頭一團火熱,他轉頭看著後邊的隊伍,陳天良的那輛車還沒有跟上來,歎了一口氣,但是他卻也要理解,遇到這樣的事情誰都不想,總要給他個時間去消化。

如果陳天良不是和錢社長有這樣的糾葛,在這裡建立辦事處,天良是最好的人選,因為他在這裡插隊了好幾年,熟悉這裡的環境還有人。

他遺憾的跟旁邊的負責農業的老李說道,“我是準備在這裡成立一個辦事處的,如果天良和錢社長沒有那樣的糾葛,他是最好的人選。”

老李點點頭,“成立辦事處。天良確實很合適啊。”

徐書記,“回頭你選幾個工作認真的,專業對口的人,讓他們負責這邊的辦事處。”

這個辦事處是技術性的辦事處,他準備主要麵對騰海農業基地,現在徐書記是盯上了喬青玉了,而且也有她的聯係方式,甚至也準備就種子問題繼續探討下去。

他們那裡如果想要發展,想要防風治沙,想要將荒漠變成良田,首先就需要騰海農業基地的優良種子,以後才會慢慢發展自己的。

但是先期的基礎,必須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