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將王教授請來(2 / 2)

現在普遍溫度還零下呢。

插秧的話怎麼著也要五月初那樣。

水稻在北城也要順利的推廣,如果沒有天災人禍,實驗室裡出產的水稻畝產量是兩千斤。

這裡就是種子基地,爭取在三年之內讓北城成為全國水稻產量最高的地區。

估計三年之後大米就和玉米一樣普及到千家萬戶了。

喬青玉剛轉了一會兒,孫副社長就坐著拖拉機來到了喬家大隊。

他都沒有等到明天。

這些天其實他一直都憂心忡忡的,可還不敢和彆人講。

今年全公社種植的玉米如何,他心裡有數,小麥大豆都沒問題,唯一的就是水稻。

加上喬家大隊的五百畝,今年公社可是種了將近一萬畝的水稻。

要是成了就翻身了,這要是不成,那他這副社長也沒法乾了。

公社裡有不少人,就讓他隻拿喬家大隊做實驗,成了的話明年大麵積普及不就沒風險了嗎,如果不成這不是也減少損失嗎?

可是那些水稻秧苗都已經培育下去了。

還是縣裡撥的專款。

很多很多錢呢,他這輩子都沒有見過那麼多的錢,這要是掙不出來他死都謝不了罪。

所以喬青玉就看到本來應該精神矍鑠的孫二叔瘦成這樣了。

孫二叔也不好跟喬青玉說他的擔心,如果這樣的話,以後有什麼新品種,這喬青玉肯定不會第一時間考慮他了。

試驗試驗嘛,本來就是冒著風險的。

不想乾出成績,那就跟彆人屁股後吃屁都可以。

想走到前邊就要冒險,這很正常。

喬青玉跟著孫副社長去了秧苗培育基地。

已經出苗了,綠意蔥蔥的看著很是不錯。

喬青玉並不擔心,真的。

北方幅員遼闊,土地肥沃。

有一句話這樣形容北方的土地,插根筷子都能發芽,可想而知,這土壤該有多麼的肥沃了。

再加上經過空間實驗室培育改良的種子,隻要不遇到天災顆粒無收的幾率幾乎是零。

可明顯的,當攤子鋪了下去之後,孫二叔難免擔心。

想了想,喬青玉就跟孫副社長說,“我給王教授打個電話,如果他有時間讓他到這裡來指導一下。”

孫副社長眼睛一下子亮了起來,然後雙手一拍,“王教授那可是水稻的大行家。他能來咱們這裡看看,可真是太好了,就是……不知道他能來嗎?”

“我打電話試一試。”喬青玉也沒說滿。

她去打電話了,孫副社長心思忐忑的在辦公室門口來回走,如果王教授能來指導,他懸在嗓子眼的心,就能往回放那麼一部分。

沒有想到王教授滿口答應,說是明天正好有車到北城,他就順便過來看一看。

按照路程的話,後天早晨到,孫副社長高興的連忙給縣裡打電話。

然後連聲的感謝喬青玉。

但在心裡卻也不得不佩服她,彆看人家喬青玉年齡不大,這人脈真廣,真是一句話的事兒啊。,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