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果然,是奔著千絲麻來的(1 / 2)

喬青玉眼眸彎了彎,果然,錢副社長對千絲麻興趣很大。

不得不說,這人也是一個務實的基層負責人。

否則的話,再好的東西也沒用。

既然是談公事,亂哄哄的大集就不合適了。

好在,集市本來就設在供銷社的空地上,而供銷社的對麵就是公社的辦公室。

趕馬車的雖然不認識錢副社長,可是他認識方曉梅,這是專門給人開出門辦事的介紹信的。

於是,熱情的趕著馬車將喬青玉買的東西拉到了公社的院子裡。

隻不過,這馬車自然是雇不成了。

三個人朝著錢副社長的辦公室走去。

喬青玉整理了一下這件事的脈絡,覺得十有八九可以成功。

首先,大伯的名頭也很好用,再就是千絲麻的價值。

其實她也不過是投石問路,成與不成都不影響她的計劃。

但心底裡還是希望能大麵積普及千絲麻,它所代表的經濟價值是現在農作物的十倍。

也就是說,隻要種上一年,社員的生活就會大變樣。

但這件事情實施起來可沒那麼簡單,首先,各個公社在年前的時候就會將今年的種植計劃報上去。

可不是你想種什麼就種什麼的。

種地是需要種子的。

而這些種子是需要培育的。

有的公社自己可以培育,但大部分都是縣裡統一發放。

所以說,想要改變計劃不容易,種植一種從來沒聽說過的新作物,需要冒的風險承擔的責任都很大。

這和她準備承包家屬院附近那一片荒地還不一樣。

就是不知道這裡麵發生了什麼?

走在路上的錢副社長看了一眼身旁跟著的喬青玉。

昨天晚上聽外甥女說,喬青玉種的白菜菠菜已經有一指多高了。

據說那幾樣小菜生長期短,葉子油綠油綠的,長勢特彆好。

而且騰海科研試驗基地已經種了四十五畝白菜,就是喬青玉的大伯給帶來的白菜種子,都是同一個品種。

恰巧的是,下溪公社上報的種植計劃裡有八百畝沒有批複。

原因是那一片土地很貧瘠,去年連種子的錢都沒收回來,彆說人力物力了。

他們這裡距離風沙帶並不算遠,所以周圍有很多土地就那樣荒蕪著。

沒辦法,種啥都不收。

於是他就想起了上一次喬青玉開介紹信時和他說的千絲麻。

就是不知道這次她的大伯帶沒帶來。

他就是主抓農業的,昨晚考慮了一夜,今天又和社長幾個人開會討論了一上午,決定死馬當作活馬醫,將八百畝荒地全都種植千絲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