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回京(2 / 2)

第二天劉海一上班就先到孫愛國的辦公室裡麵。

“從海南回來了?”孫愛國在自己辦公室裡麵養了幾盆花,現在退居二線之後,基本沒啥事情,就把心思放在看書讀報,還有養花等其他事情上麵。

“恩,這是給老廠長您帶的水果,都是咱們自家果園裡的。”劉海拎的一袋子火龍果等水果。

“你這一大清早不隻是來送禮吧。”孫愛國要給劉海倒茶,劉海自己泡了一杯金銀花。

“還是有關紅旗渠的事情,我現在這裡有兩個想法。”劉海把茶泡好之後放在自己麵前,然後坐下才開口說道。

“哦?”孫愛國一聽這話,就知道多半不是劉海自己的意思恐怕是老領導,於是就把茶杯放一下,準備洗耳恭聽。

“我考慮了一下,有大致兩個方案,第一個就是采用抽水的模式,我們修建的大壩本身就要發電,利用抽水機把水抽高,在中間建立一個個的水庫。”

“因為把水抽高之後,水往其他水庫裡麵流淌的時候也能發電,我看國外就有一種蓄能發電,也就是用電量不是高峰期的時候,就把多餘的電用來抽水到高山上的水庫。”

“等到用電量大的時候,又可以把山上水庫的水放下來發電。”

“這樣能夠保證電網的運行,同時也能最大的限度產生最大的利益。”劉海就給孫愛國一邊說一邊比劃。

“我明白了,就是利用抽水來翻過一座座大山。”孫愛國瞬間明白了。

“第二個就是笨辦法,用盾構機直接打通一條隧道。”

“當然這隻是我一個外行的猜想,還要讓相關專家進行論證,這個項目我投了,不管多少錢。”

“到時候該修路的修路。”第二個方法就不需要仔細解釋了。

“這件事情我馬上彙報。”孫愛國點頭,這件事情還真需要自己去彙報。

“回來的時候我到金陵轉了一圈。”劉海又開口說道。

“這方麵你放心,上級部門早就已經做好了規劃,隻要c101首飛成功,人員還有設備都會並入和順航空。”

“其實你在和順航空治理的管理規定很科學,讓群眾參與監督才是最好的管理辦法,多聽聽群眾的建議。”孫愛國當然知道和順航空的管理模式。

“現在有些工廠在這麼好的大環境下,居然要破產了!”

“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乾的。”孫愛國又開口說道。

“唉,主要是人情關係,已經形成了一種默契。”

“你這話算是說對了,那我先去彙報了。”孫愛國點點頭。

孫愛國找到上級部門彙報這件事情,上級部門的領導聽到是劉海同誌的建議,再想想劉海剛從什麼地方回來,就知道是什麼意思。

再說了,劉海同誌承諾了所有投資自己拿,這個也不會讓上級部門的領導為難。

“小劉簡直是……!”上級部門領導對於劉海的評價,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如果劉海不投資上級部門來推動這件事情,恐怕阻力就很大。

可以預見的,這是一項世紀工程,需要投入的人力物力不是一個小數字。

把這麼一大筆錢投入到這件事情當中,會讓很多人質疑,因為這件事情的見效並不是那麼快。

“小劉還是很有擔當的,他今年又投了10個億到關愛女孩公益基金,另外他的愛人也又投入了一大筆錢在大病救助公益基金。”孫愛國當然要剃劉海,把這些事情說出來。

劉海做了不說,並不代表孫愛國不說。

“他們的這個做法是最好的,不但緩解了我們基礎建設資金壓力,同時獲得的利益又沒有揣在自己兜裡,這才是咱們國家有錢人應該做的事情。”上級部門領導點點頭。

“我馬上讓水利部門加班加點。”

“那我先走了!”孫愛國看到事情辦完了,也就離開了。

劉海又進入了工作狀態,時不時的與某些神秘大佬通過相關部門用文字溝通動力堆的事情,在這期間劉海也學到很多的東西。

當然這些東西沒材料也乾不成任何事情。

蘑菇的原理其實不是很複雜,主要就是他的材料。

小國家哪怕他能完整的設計出來,但是沒有材料,因為這些材料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才能得到。

小國家彆說得到材料,就是工廠用的電費都不一定能夠拿得出來。

同樣動力堆的結構也是一樣的。

其實這個時期西方國家以及老大哥對這些材料管理都相當混亂。

1995年熊孩子哈恩搞出的事情,就說明了一切,當然這家夥太危險了,他從學校出來,沒人敢雇傭他,然後酗酒在2016年就去世了。

不過在今年還會發生一件事情,就是白頭鷹最偉大的演員,與肥熊的地圖先生在冰島的首都會麵。

“這玩意怎麼搞?”劉海在航母空間看著f35的隱身塗層。

這玩意兒絕對不是自己能夠搞定的,哪怕能測出裡麵的各種材料配比,也不是輕鬆能夠搞出來的。

“要不要搞一個隱身材料研究部門?”

“看來我還是要寫一個建議,把未來隱形戰鬥機的發展思路寫出來。”

“曆史上現在白頭鷹已經在開始研發f22,在2001年定型,2005年服役,就是不知道這個世界白頭鷹有沒有?”

“應該會有的,畢竟白頭鷹急需一種飛機來取代f15。”

“但是可笑的是到了2020年白頭鷹的空軍還是喜歡f15,而且還搞出了超級鷹。”

“這其實也就從間接證明了,f22有著很大的短板。”

於是劉海就一邊琢磨著怎麼寫一份建議,一邊做其他工作。

1986年8月5日,第一屆國際電子遊戲競賽,半決賽決賽在倫敦舉行,來自全世界21個國家600多名參賽選手將會在這裡決出勝負。

我國用衛星通訊進行了直播開幕式。

這件事情在倫敦,特彆是在歐洲的反響很大。

熊貓電腦借助此次事件,在歐洲成了家喻戶曉的存在,每天報紙電視上都在報道。

其中參賽年齡最小的13歲,參賽年紀最大的52歲。

參賽年紀最大的是一名小本子人,他是小本子的一個公司的社長。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