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默契(第一更)
渦槳發動機車間還是遵循劉海以前的做法,現在隻是要求把零件能夠拿出來,至於為什麼這個零件要這麼設計,這樣設計的數據支持是什麼?後麵慢慢再來,讓車間的人員一點一點的吃透技術。
渦槳發動機也就是渦輪發動機,整體結構與渦輪發動機都差不多,隻是說動力輸出部分不一樣。
受限於我們國家高級技術人才的短缺,雖然說這些年有了發展,但是知識並不是說短時間可以彌補的,特彆是在飛機發動機方麵。
畢竟咱們國家發展的時候一窮二白,當時老大哥雖然支援了一些技術,但是也是囫圇吞棗的狀態,半懂不懂的。
雖然後期引進了一些技術,但是不管是從理論還是從實際,我們與西方國家的技術差彆至少都是50年以上。
航空業可以說是整個工業化體係當中,涉及到所有體係的一個產業。
這個並不是靠錢或者是靠引進技術就可以彌補的。
需要一代一代人的不斷積累吃透技術,然後才能研發出屬於自己的技術。
當然我們國家對於航空業一直很重視,也在努力。
在劉海穿越的時候,我們國家的航空發動機其實已經算是全球一流水平。
不過經銷商在這個能源危機中看到了自己的機會。
在說手裡握著龐大的外彙,又買不到高精尖的設備,不買這些飛機,能買什麼?
作為國家層麵來說,隻是需要保持技術不斷的研發,如果國外對咱們進行某些方麵的限製,那麼我們可以自己最快時間生產出自己需要的東西。
有人說為什麼我們國家還要買國外那麼多民航飛機?
我們國家在民航飛機製造業方麵就沒辦法完全獨立嗎?
這裡麵其實涉及到很多因素,首先就是人為的因素,畢竟其他國家的飛機在我們國家也有代理商,你要自己能生產了,這些人豈不是就失業了?
全球能源危機全球經濟危機深深地影響著全球的每一個國家。
數控機床車間大概有200人左右除開維修科苟榮帶領的幾個人,剩下都是製造三軸數控機床從各個車間挑選的人才。
不過經銷商自己不生產任何商品,所以想要在這個時候抓住這個機會,那麼就需要某些大國的配合。
如果采用另外一家的飛機,那麼勢必在這些成熟的體係之外,還要另外的開支,這對於商業化運行的市場來說,根本沒有人願意會去做,因為這就意味著這些航空公司收入減少或者是虧本。
第二就是適航證,沒有西方國家的適航證,哪怕製造出飛機,也就是在國內飛飛。
沒有哪個航空公司願意去冒這個風險,但是飛機製造公司也不可能冒這麼大風險。
在渦槳發動機車間轉了一圈,劉海並沒有現在就上去指點他們怎麼做。
想要走出另外一條路,很難!
需要投入的也多,單純的發動機也沒有太大意義。
新來的30個實習生已經開始上崗,數控機床車間的部門比較多。
當然最後一點就是專利,軍用的因為沒有專利限製,民用的有很多專利限製。
劉海對數控機床車間也是技術指導以及監管,具體負責是苟榮。
因為數控機床涉及到的係統太多了,每個係統獨立出來發展到後麵都是一個龐大複雜的專業。
第三就是市場,就拿航空公司來說,本來已經有了成熟的體係,不管是飛行員還是地勤維護人員。
劉海可沒有時間跟車間裡麵的人開會或者安排生產什麼的。
劉海隻是需要對數控機床車間的發展製定大方向,然後數控機床車間遇到技術問題,劉海進行指正,當然也隻是方向上的指正。
要讓車間裡麵的這些人員自己先按照圖紙來做,做失敗了自己再來指點。
這樣他們才記憶深刻,然後劉海又來到了數控機床車間。
經銷商來這邊主要就是因為去年到今年國際局勢的劇烈變化。
經銷商也知道某些大國正是在發展的時候,雖然總的看起來某些大國出口的量不少,但是隻有經銷商知道賺的真不多。
經銷商這次來主要就是就國際合作以及擴大影響進行更深層次的合作。
牛牛的老牌貴族本來就是攪屎棍性格,沒事他都要攪和兩下,更何況現在世界這麼亂。
可以這樣說,這次石油危機給經銷商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平常要5年才能完成的布局,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就完成了布局。
下班吃了飯之後,孫愛國就與劉海在維修科的辦公室裡麵說著經銷商來的事情。
“經銷商預計還需要5年才能完成的東南亞布局,應該在今年年底就能完成布局。”
“去年的亞服衝突,讓白頭鷹沒有辦法把精力放在東南亞,經銷商就趁著這個機會給東南亞那些家夥一頓猛錘。”
“你也知道經銷商本身就是牛牛的老牌貴族,他們就喜歡搞事情,雖然在東南亞他們支持的一方有能力把對方消滅。”
“但是經銷商不會把對方消滅,因為一旦對方消滅了,說不定會起到不好的效果。”
“反正就是東南亞那邊經銷商準備在年底促進和談,不過經銷商憂慮的是,一旦亞服衝突再次爆發,如果亞服那邊帝國取得決定性勝利,那麼白頭鷹說不定又會來東南亞找存在感。”
“經銷商來的意思就是要想辦法讓亞服衝突維持在現有的階段,高油價對於經銷商搶占市場,有巨大的幫助。”
“汽車產業現在歐洲就剩下一個三德子,不過在高能源價格下,三德子國內的製造業也開始萎縮,特彆是汽車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