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海況適合就是了,而且這水上飛機的機槍支架也保留了……一幫子經銷商相信不少沒錢的國家,也會有自己的空軍。
能用這種小飛機當空軍的,可以想象這些空軍麵對的地麵武裝又是什麼裝備。
其實地麵打空中十分難打的,這種飛機小,基本靠的是運氣,至於說防空導彈,估計沒有誰白癡的拿防空導彈打這玩意。
這玩意就是60年代版本的空中小摩托,西方也有這樣的小飛機,但是因為成本的原因,根本競爭不過內地的小飛機。
內地這邊哪怕是成本的八折換外彙都不虧,畢竟就像木頭這些,賣原木才幾個錢,而搖身一變,成為飛機零部件,不但增加了多少就業崗位,也比出口原木價值更高吧?
更彆說,內地還不需要兌換外彙,直接在港島用外彙交易,不被人收割一次,就占大便宜了。
本質上,內地現在與外麵是以物易物,價格隻是作為一個衡量值而已,產業鏈維持住了,看起來虧本,其實是不虧的。
春天來了,劉海明顯感覺到了,溫度升高了,路上大姑娘小媳婦的衣服開始單薄了起來。
星期一早上,劉海從老家回到維修科,參加完每個星期的例行會議。
“港島那邊來訂單了,水上飛機要一萬架。”開會完畢之後,劉海被廠長叫到了辦公室,開口說道。
“一萬架。”劉海沒啥意外的,這飛機價格太便宜了。
而且西方那邊的國家,本質上是互相拆台的,可以想象北美的邊境上,以後多熱鬨了。
其實北美的邊境那麼熱鬨,他們自身執法機構也有原因……簡單一些,養寇自重,後麵著名的CI(啊)親自下場帶貨,到了劉海穿越的時候,人家國內資本家一看,不能讓你們這些CI(啊)自己吃獨食,乾脆來了一個合法化……。
“嗯,上級已經確定了。”孫愛國已經很淡定了,完不成訂單又不是自己一個人著急,其餘的人更加著急。
“又要增加幾個配套廠了。”
“嗯,就是增加配套廠。”
“……。”劉海覺得再過幾年,摩托車廠不知道要擴張到什麼地方去了。
“上級的意思是在沿海地方建立一個分廠,這種飛機以後直接在內地裝船,港島那邊走個手續就是了。”
“因為這飛機大部分是木頭製造的,港島那邊不會生產任何零部件,以後直接整體運輸。”
孫愛國又開口說道,劉海點點頭,這種小飛機,成本低,沒必要中途倒騰上下船增加成本,上下船還要倉儲,運輸等等的。
“為了緩解材料運輸壓力,領導們決定把廠子建立在曹妃甸那邊,那邊單獨修建一個封閉的獨立的工業區,並且連港口一起。”
“另外還要在那邊建立兩套大化工設備,以後那邊可以成為塑料生產基地,經銷商那邊已經談妥了設備。”
劉海聽到這話,沒有說什麼,京都這邊運輸壓力是太大了,特彆是鐵路,這些小飛機能從海上走,就更好了,當然主要是這玩意散件運輸不劃算,大部分都是木頭,到了港島組裝增加成本。
“以後雪地,陸地的基本都會在那邊生產,不過暫時生產任務隻能落在咱們這邊,那邊已經在開工建設了。”
“我明白。”劉海總算是知道廠長來的意思了,讓自自己多盯著點。
那就隻有多盯著點唄?
飛機出口,並且實現開門紅,而且總的達到了一萬多架訂單,當然仔細一看出口的價值,就沒法說了,但是畢竟是開門紅。
這種小飛機,內地以前也生產不出來,畢竟涉及到發動機,這可是在空中,不像地麵上的不靠譜的發動機,壞了大不了下車修修補補就可以了。
這玩意在空中,需要就是可靠性,那些大牛人呢,設計也許很強,但是工業產品,設計是一方麵,製造又是一方麵。
比如大名鼎鼎的八爺,從首飛到試飛,多少年了,就是設計出來了,但是工業水平不行,這裡那裡的問題多多。
同時這個時代還有一個弊病,那就是想做到最好,就像開始的運八,多個方案無法統一,因為要集成全世界最優秀的運輸機的優點……。
因為主管的不懂,下麵具體乾活的又沒辦法說更多……。
摩托車廠分廠的建立,上級領導同意的,當然作為飛機的大功臣,劉海同誌再次被提及。
“這個小劉啊,搞個小飛機居然很受歡迎。”
“可不是,沒想到國外也喜歡這種小飛機。”
“就是給小劉同誌的獎勵?”
“這個讓他自己決定吧,我不管了。”上級領導決定不管,因為文房四寶都給了,再也沒有給的了,寫了多少字了?
“那是你們的事情。”上級領導補充了一句。
下麵幾個部門領導聽到這話,也是頭大,心裡嘀咕:小劉同誌怎麼就不犯錯呢?來個功過相抵多好啊?
但是就小劉同誌的履曆,也就鄉下那個女人……呃,那個上級領導都說不算什麼大事情。
壓力自然給到了孫愛國,孫愛國就被幾個領導找的談心,什麼多關心小劉同誌。
孫愛國這邊隻好回答:小劉同誌正在研究吊車,還在給那邊設計遊艇,還負責750CC的摩托車跑車的設計。
領導們一聽這話,紛紛表示:哪沒事了,再等等吧。
“還是廠子大了好啊。”劉海看著吊車的零部件,整個吊車的所有零部件,劉海的維修科一個零件都沒自己生產。
直接拿出圖紙,材料參數,然後丟給設備科。
吊車大臂長度是6.5米的五節,比起現代動不動十幾米長的一節大臂,算是很垃圾的了,但是在這個時代,特彆是在國內,那就是第一!
所有零部件到了維修科這邊,重新檢查一下,然後入庫,從開始出吊車零部件圖紙,到全部完成,也就不到兩個月時間。
劉海把難度較大的零部件圖紙先拿出來,反正製造這些零件的車間,不知道造出來的零件是乾啥的。
劉海心裡也是美滋滋的,這種才是自己想要的,隻要拿出設計圖,材料,就可以生產出零部件,比自己辛辛苦苦加工零部件要輕鬆多了。
零部件到位之後,就開始組裝,劉海等人都穿著工作服,戴著安全頭盔,還是那種藤條的。
藤條的頭盔其實比金屬的更好,因為藤條有彈性,金屬的是硬頂的。
不注意磕碰一下子,藤條有彈性,但是金屬是硬的,前者沒啥事情,後者腦瓜子嗡嗡的。
孫愛國從曹妃甸那邊回來,好像是去處理什麼突發事情。
孫愛國來的時候,吊車已經組裝三天了,之所以這麼慢,是因為劉海指揮,讓維修科的人乾,不然以後生產樣車的時候,自己還要去那邊看。
已經完工了,正在進行最後的測試,調試。
這種吊車還要配備旗手給予司機信號,因為這個時候沒有對講機,要1978年的全州才開始生產,也沒必要用進口的這些東西。
等到劉海從吊車上麵下來,司機開著吊車出車間,孫愛國才有機會問道:“怎麼樣了?”
“暫時沒問題,出去測試測試。”劉海看著孫愛國滿頭大汗的,心裡有些疑惑。
“剛才跑的太著急了,沒想到建立分廠的地方,居然有人上門鬨事?”
“建設科運送的材料被人當街搶了,人還被打了。”
“工地上設備都被人搬走了,鋼筋,水泥都被搬走了。”
“我帶上廠子,武裝部的人收拾那些玩意兒去了。”
“這些地方上的土棍,無法無天的很。”
“據說這些土棍平時就是當地一霸,在咱們武裝部麵前啥也不是,跪在地上喊爺爺饒命。”
劉海聽到這話,不覺得奇怪,那個地方,就那個樣子。,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