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林柯前世那些隨時“老師老師”叫的,並不是規矩和製度問題,而是一種自身認知帶來的叫法。
不過林柯才懶得慣著這些人,而是自顧自地接過了媒婆遞過來的畫板、畫架。油畫最重要的東西,一個是紙筆,另一個就是顏料。
古代很多中式畫作,受限於認知和材料,才使得顏色比較匱乏。
但是林柯通過尋找,還是找到了一些油畫原料的替代品,並且製成了油畫。然而林柯看著如今有些暗下來的天空,有些遺憾:“要是如今是白晝就好了。不過白天大多數人都要勞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所以,他們的比試放在晚上才是關注度最高的時候。不然他肯定選擇白天比試。
聽到了林柯的話,眾人也不在意,不過確實知道為什麼。因為林柯的畫,似乎確實需要足夠的光線才更好品鑒。不過,其實也不影響太多。
林柯拿出顏料,然後就開始了繪畫。“那是.....那是何種顏色?!”
“怎的如此鮮豔、明亮?!”
“不是畫道,這不是畫道!漫畫也算畫道,但是這.....”“不,這就是畫道,這確實是畫道!”
眾人眼中,林柯那些顏料中的顏色,與傳統的灰黑白不同。黃、紅、棕、綠、青、白.....
甚至互相調配到一起,還有淡黃、深黃、明黃、赤紅、淡紅、橘紅...各種各樣的顏色,以各種各樣的形狀出現在林柯畫板的畫紙之上。人的肉眼,並不是第一次接觸這些色彩。
但是,他們卻是第一次在畫作上接觸這些色彩。“唰唰”
林柯手持油畫專門的圓頭筆、平頭筆、扇形筆、排筆等,以揉、線、挫等方式來繪畫。
圍觀的人們眼中,林柯的畫作漸漸從色彩紛亂,變成了有序。而在這種有序之中,整幅畫作又變成了條理清晰的畫麵。
在林柯的畫作上,一棵繁盛的樹木占據了畫作四分之三的位置。
樹木之上,是紅白相
間的梅花,以及點綴其中的棕色樹乾和綠色樹葉。而在樹下,有一個小孩的背影。
這個小孩坐在板凳上,兩隻手杵著下巴,看著這棵樹呆呆出神。
同時,畫作的一角還有一點集齊鮮亮的、搶眼的、熾熱的紅色驕陽正準備升起。“此乃油畫,畫名:《日出。”
林柯繪製完,緩緩吐出一口氣。
還好他手速快,而且心中早有構圖,再加上有變革之力的運用,這才使得他二十多分鐘就畫完了這幅圖。
如果放在前世,沒兩個小時估計都畫不出來。
而此時,林柯說完話之後,眾人才感覺從畫作的震撼中回過神來。這是不同文明、不同藝術之間的碰撞!
藝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
但是藝術存在區彆。
而林柯此時畫出的畫作,和大魏聖朝一直以來的畫作都不一樣!大魏聖朝的畫作,不管是寫實畫還是寫意畫,都不以色彩為重。而如今呢?
《日出畫作之中,那一團團明晃晃的粉色花朵,那一片片青翠的葉,那一輪點睛之日.....
震撼!太震撼了!
而就在林柯作完畫之時,天空中陡然出現了文氣波動。一點似有似無的紅色撒在京城。
還沒過子時,日出了.....,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