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不管多大,都遲早是咱們大明的!
到那個時候,也一樣要分封藩王,一樣要鎮守四海。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四皇子朱棣站出來,說要跟隨艦隊,學習各種經驗,應該是很符合聖上心意的。
但……問題在於,聖上可以封,但你不能討。
現在你主動說要跟隨秦楓,遠征四海,這可就有點犯忌諱!
其實曆朝曆代,皇子是很尷尬的存在。
除了太子之外。
你不能不積極,否則就被認為沒出息,也就沒話語權,更沒有任何人願意跟著你。
你更不能太積極,否則……死都不知道怎麼死的。
現在這位四皇子朱棣,顯然就是太積極了,積極得讓許多人暗暗捏了把汗,不知道皇帝今天心情好的情況下,會怎麼看這個問題。
這其實就是聖上一念之間的事兒。
要是皇上不以為意,一句話就能過去。
要是皇上認了真,那可就麻煩大了。
沒人會在這個時候說話。
大家都是鼻觀口,口觀心,緘默不語,假裝沒看見,把目光低垂下去,生怕觸犯了什麼忌諱。
能做主的,隻
有朱元璋。
朱元璋望著這個最像自己的兒子,心思十分複雜。
平心而論,他其實很喜歡這個兒子。
在原本的計劃裡,他打算把最重要的北方交給朱棣,讓他鎮守北方,給他大哥做一個最好的屏障。
可是後來……
秦楓的那些心聲,實在太可怕了!
現在朱元璋早已知道,在秦楓穿越而來的那個時空裡,曆史的軌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自己做夢也想不到的變化!
首先,標兒早死……
直到現在,哪怕朱標的身體已經壯得像頭牛,跟秦楓心聲裡那個略有些孱弱的太子已經截然不同,但朱元璋一旦想到那種白發人送黑發人的悲慘,還是心有餘悸。
標兒一死,大明江山社稷,就隻能傳給他的兒子。
可是皇太孫朱雄煐也……
然後就輪到朱允炆。
可是這個朱允炆!
算了,不提也罷。
朱元璋皺著眉頭,看著站在大殿正中,一臉英氣的老四,心中極不平靜。
秦楓心聲裡,提到那朱允炆,簡直能讓人氣歪了鼻子。
所以,其實那場所謂的靖難之役,也怪不得老四……
朱元璋想起這些年,尤其是剛開始聽說老四竟敢造反,可真是沒少給他來幾頓狠的,然而事情並不是真的發生,現在回想起來,多少也有點對不住這孩子。
那麼現在,標兒的身體應該沒問題了。
大明也在秦楓的指引下,漸漸走向更加興盛,更加不可估量的廣闊未來。
航海一開,大明重開疆域!
這些新的疆域,也同樣是大明領土,同樣需要人來鎮守啊。
派哪個皇子去呢?
除了標兒,再除了老四,其他的那些人,無論是才華還是能力,其實都差點意思,不堪大用。
那麼,老四真的可以用麼?
會不會有朝一日,他在海外養精蓄銳,厲兵秣馬,竟然把艦隊掉轉炮口,反過來轟向大明?
轟向咱,他沒那個膽子!
但若是咱不在了,對他哥哥……
敢賭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