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對啊秦大人!
你是不是……把我給忘了?
兵部尚書陳寧,心態直接就崩了。
他一直等著點名呢。
萬萬沒想到,連看上去不怎麼關聯的吏部、刑部,都被分派了重要的任務,偏偏把兵部給漏了?
秦楓啊秦楓,你也有犯這種低級疏忽的時候。
航海遠行,去往周邊小國訪問,哪能少了兵部的支持?
要知道,不管是軍事保障,還是安全保障,全都需要強大的武力啊。
不然,遇到任何安全事件,或者是海上衝突,或者是所到的小國竟然想要抗拒天威,那不都得用武力解決麼?
怎麼……沒我的事兒?
倒不是陳寧非要上杆子,而是他看得明白,大航海必定是大明未來非常重要的一件大事,甚至隱隱要比國內即將轟轟烈烈開展的流官製和士紳一體納糧改革,還要重要得多!
這一點,就從聖上的態度,就可見一斑。
如此大事,我兵部沾不到邊,這可有點不妥。
陳寧忍不住,索性直接問道:“秦大人……莫非此次航海,不需要帶兵?”
“需要啊。”秦楓微笑道。
呼!還好!我以為真的不用呢。
陳寧稍稍放下心,打了個哈哈,笑道:“那麼秦大人剛才莫非是疏忽了?既然用兵,那總要知會我一聲,需要多少,應當如何訓練,來儘快適應海上作戰,登陸作戰等各種複雜情況。”
“唔,對了,之前遠征倭國的老底子,這次可以作為……”
“陳大人。”秦楓笑著打斷道:“不需要那麼麻煩。我算了算,這次遠航,一共帶那麼三五千人,選些精銳的士兵,也就夠了。”
啊?
多少?
不光陳寧,其他人也愣住了。
就連朱元璋也皺起眉頭。
三五千,這太少了吧!
要知道,先前遠征倭國的時候,那可是嚴陣以待,精挑細選了五萬百戰精銳,又由大明第一名將徐達親自帶隊,這才踏上了去征服倭國的征程。
即便如此,經曆過那次戰鬥,或是後來看過具體戰報的,都還心有餘悸。
倘若不是火炮的威力犀利,飽和式打擊先打殘了對方布置在海岸線上的防禦力量,戰鬥的情況會更慘烈。
即便如此,後來進入到倭國內陸,巷戰的時候,對方依然依靠地利,對大明造成了無數的麻煩,一度讓戰鬥陷入僵持。
幸好有秦楓站出來,以鴛鴦陣打破倭軍,這才讓那次遠征大獲全勝,將倭國變成大明的海外行省。
那麼這次……
你帶三五千人?
怎麼跟鬨著玩似的……
嗬。
秦楓就笑。
時代不同了,各位大人。
於是,他把之前曾經跟單安仁說過的話,又原原本本說了一遍。
武力征服?
以現在的大明,現在的強弱對比,尤其是新型海船的動力、火力等諸般配備,真的已經不需要太多士兵了。
倭國被徹底剿滅,這件事在一眾周邊小國當中,原本就擁有無與倫比的震懾力。
同為朱元璋曾經列為的十五個不征之國之一,倭國因為不聽招呼,現在已經無了。
那麼其他這些國家,難道還敢對抗煌煌天威?
就從他們每年虔誠朝貢,不敢有絲毫怠慢這一點來看,也能推測出他們的態度,隻求大明不要效仿倭國舊事,已經謝天謝地,哪還敢跟大明動手。
三五千士兵,真的已經足夠了。
眾人聞言,這才恍然。
雖然有些意外,但驕傲的情緒也油然而生。
不知不覺間,大明已經強大到如此地步,這跟眼前這個年輕人的種種不可思議的創舉,是分不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