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6章 搬山(4000字章)(2 / 2)

甚至,他便想把猿十三放出來,替他分擔這重壓,也是做不到。

“搬山者,非搬也,乃擔也!”

藏於記憶中,被諸多念頭

所掩蓋的一句法訣,忽然冒了出來。此乃是土法八訣中“搬山訣”的開篇第一句。

以往實力境界頗低時,參悟八訣,便是最為晦澀的擎天訣,他也能看懂數句,唯獨對這搬山訣,在第一句上便不得要領。何謂“搬”?何謂“擔”?如果與平日裡的理解相同,那麼這“搬”無疑就是肩扛手抬,而“擔”則是用一根扁擔,一頭挑一山。但是,何等的扁擔,可擔起兩座山?又怎麼去擔?

他因解不了以何為“扁擔”,故而對於擔山之言,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此時,在重壓之下,他忽然明悟,所謂“擔”,其關鍵不是在“何為扁擔”,而是在“分而擔之”。若頭上巨力不是凝成一團,而是分成兩處,卻就好辦多了。

如此一想,這搬山訣

其要義首在於“二以製之”,無論壓來的力量是一個,還是幾個,我都二分受之。內中便是一門以身為媒,分力承受的秘法。這實則也是把自身軀體當成扁擔,尤以骨骼之堅韌為其根基。

故此,修習這搬山訣要以掌握擎天訣為前提,要以鍛骨有成為其先決,否則悟透了也是無用。

張元敬在重壓之下,默默念誦法訣,大約是這“山”就扛在身上的緣故,參悟起來甚為順利。因為,凡錯誤的領悟,皆無濟於應對當前危機,故而一經試錯,立即轉換,如此反複嘗試,很快把正確的行功之法推演出來。

當“二以製之”的具體法門運轉起來,身中的厚土之力一反往常的行功路線,乃於周身旋繞,化作了一個氣旋,一開始,尚不見其功用,過了有十幾息,張元敬忽覺頭頂之力減輕,而兩側承壓增大。

他運使擎天訣,以兩肩為扁擔、脊骨為支點,將兩側所來之力向上托起。刹那間,他的肩膀一沉,腰背彎曲,腿卻直了起來,同時,雙手也釋放出來。

他連忙取出一團黑泥之物塞入口中,囫圇吞下,以擎天訣煉化。

過得半盞茶功夫,頭上的巨力漸漸減輕,均隨著他體內的氣旋而轉移至兩肩之上。力量還是那一個力量,但張元敬應對起來,卻輕鬆了許多,至少不會被其壓垮。

不過,這依然不能解除當前危局。他隻是暫時可以撐住,但尚不能脫身,那力量始終鎮壓於他上方。

搬山訣在“二以製之”、“分以擔之”之後,還有最關鍵的一環,便是“挪而去之”。若不能把壓來的巨力挪走,那就不能稱為搬山,最多是擔山。

如何挪?法訣所示,一者為換,即把所擔之力,與其他力量交換,與此便算是搬走,當然,此並未完全解脫,還需擔住換來之力。

對此,張元敬思索良久,始終悟不透其蘊藏之意。而且,也不明如何行功,方可達成此種交換。但他猜測,這種交換,多半是將於己相斥的力量,換成與己更加契合,或至少更加容易擔負的力量,以此減弱壓力。

另一者則為抵,也即抵消,以所擔之力,去抵消另一個力,如此便是一種攻防手段,相當於借力打力。

此訣之要義,張元敬一旦想清楚,便明了其運功法門。餘下的,便是尋到另一個力,用來實現抵消。

毫無疑問,當前能夠再提供一個與頭頂重力相當之力,隻有那“山”字形的石頭。

他催動擎天訣,加快煉化黑泥之物,待那等煉骨之力成湧流之狀,乃邁步前移。

“嘭!”

腳步落地,大地震顫,整個空間都晃動起來。

那金色石頭仿佛受了驚嚇,往後退卻數尺,一道帶著疑惑和探究的意念落在了張元敬身上。

張元敬再邁一步,依然天地震顫,空間欲裂。僅邁這兩步,已然消耗掉他的大部分力量,第三步能不能邁出,邁出後會是何等後果,都無法預料。

但是,他這兩步邁出,著實驚嚇到了那金色石頭。此石金光流轉,如同寶玉耀光,忽然射出一道強烈的光束,往他打來。

張元敬心道來得好,把搬山訣運轉起來,猛地一個擰身,把所擔之力,往那光束一撞。

“轟!”

在他身前丈許處,無形之力撞上烈陽之光,發出一聲爆響,濃煙滾起,遮蔽視野。

光束消失了,而張元敬擔負的力量,卻驟然減輕了一大截。

他心中大喜,連忙邁開步子,“騰騰騰”便往前連走了十步。每一步都很重,但遠不如前兩步來得有氣勢、有壓迫。

不過,那金色石頭已經有些慌神,以其靈性也無法思考其中的玄機,當即再發一道烈芒。

張元敬越發興奮,晃動如金鐵一般的肩膀,以所擔之力將之擊潰。身上重力再次削弱,而他向前趨進的步履自是更加輕快。

金色石頭向後移動,但它的速度甚慢,未幾息便被張元敬追上。此石再放烈光,但威勢已大不如前,被張元敬輕鬆擋去。

機緣就在眼前,但張元敬並未被勝利衝昏頭腦,乃以法力凝成牢籠,將這金色石頭圈住。刹那間,兩肩上的重力完全消失。

張元敬吐出一口混雜著濁氣的氣息,正想著要如何將此物收取時,這金色石頭忽然一跳,竟躍至他的頭頂,變成一座十丈金山,壓了下來。

張元敬猝不及防,被這金山一壓,差點坐倒在地。好在他反應尚算敏銳,剛參悟透徹的搬山訣也是輕車熟路,念頭一動,法門即轉,身中氣旋再起,迅速解分金山重壓,以身擔之,終於卻危機化解過去。

然而,此時卻要向何處再尋一力,把這金山的壓迫抵消!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