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馬文裡的炮灰(1 / 2)

張水生買了十個包子,他吃了五個,劉大銀吃了三個,剩下的劉大銀小心包好放在一旁,這離中午還早著呢,要是餓了正好能先墊補著。

“水生,你說咱們要不要也拿出西裝在這門口賣一下。”

張水生看了一下手表,“劉姨,這服裝市場馬上就要開門了,咱們還是去裡麵賣吧。”

這時間一到,等在門口處的商販們都朝門口跑去,劉大銀和張水生商量好了等下張水生先去搶號,等到搶完號碼,他倆再把這八個大包運到市場裡麵去。

要想在這服裝市場擺攤,得花一塊錢拿到號碼牌。

至於能不能搶到好位置那就全靠自己的運氣了。

張水生搶好號碼牌,兩個人連扛再拖,總算把八個大包帶到市場去了。

今天的運氣不做,張水生搶到的號碼牌對應的攤位在一顆大樹下。

劉大銀打量了一番這個服裝市場,市場挺大,用磚頭砌了圍牆把這個服裝市場圈了起來。

市場裡有很多磚頭搭水泥板的長台子,水泥板上寫著數字。

拿著手裡的號碼牌找到相應的水泥長台子,就是自己的攤位了。

各個攤主都忙著把自己的貨物擺好,有那擺的快的,已經開始叫賣了。

張水生在家裡用硬紙板做了一個大牌子,上麵寫著西裝的價格,自己的地址和電報號碼。

這西裝一擺好,劉大銀就開始叫賣了,“西裝,洋氣好看的西裝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洋氣好看又便宜的西裝啊。”

她的嗓門大,嗓子粗,在一眾叫賣聲裡一聲而響,獨占鼇頭。

張水生也沒閒著,穿上一件西裝上衣,戴上自己的□□鏡,手裡還拿著一件西裝上衣來回抖摟,聲嘶力竭地喊道:“西裝,港島那邊剛過來的西裝,跟明星一個樣式的西裝,市場獨一份的西裝啊。”

這張水生說的沒錯,西裝在市場上的確是獨一份的。

反正劉大銀舉目四望,就沒看到有賣西裝的。

張水生和劉大銀叫賣的賣力,加上西裝“物以稀為貴”,他們的攤位前很快就圍了一圈人。

這西裝的價格都寫在了紙板上,有人問到:“一套西裝三十元,也太貴了吧?普通衣裳一套也就十幾元,你這個是人家的兩倍了。”

劉張水生手裡高舉著西裝,笑著說道:“貴,這‘物以稀為貴’,你看看這整個服裝交易市場,有第二家賣西服的嗎?再說了,我這西裝可是從港島那邊過來的,貴一點不很正常嘛。”

圍觀人喲好幾個笑了出來,說道:“好了,攤主,你就不要說大話了。咱們都是老油條了,誰不知道誰啊,這整個服裝市場的賣家,十家裡得有九家號稱是從港島過來的,其實呢,還不是自己在家裡做的。你這西裝恐怕也不是港島過來的,要真是港島那邊過來的,這一套還不夠人家一個工人一天的工資呢。”

圍觀的人紛紛附和,都笑的合不攏嘴。

張水生也不惱,笑嘻嘻道:“我這西裝的確不是港島過來的,但是一個大學老師親自設計,以前做西裝的老師傅裁剪的。零賣四十一套,二十件以上三十五一套,四十件以上三十一套。想買的趕緊過來看看啊,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已經有好幾個人圍了上來,扯著一件西裝摸摸看看,還要人不顧這麼大熱的天,穿上一件西裝讓同伴們品評。

這看得人多了,自然就有買的。

劉大銀注意到一個人,從攤位前看了看就走了,過了好大一會兒他又回來了,開始和張水生講價。

張水生和劉大銀早就已經商量好了,這西裝一毛錢的價也不講。

那人講了半天價,看張水生和劉大銀沒有降價的意思,一咬牙要了二十套西裝。

要不是他錢沒帶夠,他一定得多要幾套。

算完賬,劉大銀給了他一張名片。

這是張水生找人印刷的,劉大銀一開始還不知道這個小紙片有什麼用,等張水生給她解釋了,她才恍然大悟,原來是這樣用的。

這看得人多,買的人少,這一上午下來,才賣出了六十多件西裝。

趁著沒人的功夫,劉大銀問張水生:“咱們這賣的也太少了吧?”

張水生已經把西服脫了下來,□□鏡也摘了下來,靠著樹使勁呼扇自己的右手,聽到劉大銀這樣問,他也不呼扇了,給劉大銀解惑:“劉姨,你彆急這才多長時間啊,這看得人多,就證明咱們的西裝有市場。他們看了,這中午回去尋思尋思,等到下午就回來買,你看著吧,等到下午來的人準多,咱們這一天準能賣出一兩百套。”

張水生這嘴就跟開了光似的,到了下午,來買西裝的果然多了起來。

這一天一共賣出了一百八十一套西服,有一個人隻要了一套,說是結婚的時候穿。

不僅賣出了這麼多的西服,張水生的名片也撒出去不少。

劉大銀樂的不行,回去坐在招待所裡的沙發上,把所有錢數了一遍又一遍。

數完了跟坐在沙發那一頭的張水生說道:“一套西裝大約用三米布料,一米布料一毛多,三米算四毛錢吧,加工費是一套四毛,這就是八毛,內襯扣子什麼的加起來兩塊錢,在加上一塊錢的零碎費用,就是三塊八毛錢,就按四塊錢的成本算,就算是批發三十塊錢,咱們一套也能賺二十六塊錢。”

“水生,咱們發了。”

一套二十六塊錢,一百套就是兩千六百塊錢,八十套就是兩千零八十塊錢,這加起來就是四千六百八十塊錢,還有零賣的一套,加起來就是四千七百多塊錢,她和張水生一人能分兩千多塊錢呢。

這還是一天賣的,要是那些西裝都賣出去,他們得賺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