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9章:電商出現!(2 / 2)

他到底是入股貝索斯那家公司,還是成立單獨的公司?

這可能對於未來會是影響非常大。

看著麵前的關家慧,楊銘決定還是派人去把貝索斯請來香江見他。

。。。

曆史上,1980年中期的互聯網萌芽階段,一個叫“國際郵票交易所”的產品橫空出世,它讓人類意識到可以在網上直接買賣產品,但由於時代的技術限製,產品被埋在了曆史的長河之中,成為“犧牲”的“先鋒”。

國際郵票交易所雖然被時代扼殺了,但它的“星星之火”自20世紀90年代起開始“燎原”了,利用互聯網買賣商品的公司如同雨後春筍一般遍地開花,它們堅定地接過了引領電子商務發展的旗幟,其中為有交易需求的用戶們牽線的易貝、直接麵向消費者銷售的亞馬遜是其中最耀眼的“新星”。

這個世界,也就是去年的時候, 1994年,作為投行高級副總裁的貝索斯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思索著屬於自己的未來商業帝國。

90年代以來的m國正值互聯網創業的“井噴期”,數不勝數的年輕人為了能夠抓住互聯網普及帶來的福利拚命地“奔跑”。

原本作為投行高級副總裁的貝索斯僅僅是這場“奔跑”的旁觀者。但當他了解到有的互聯網項目僅用1年就將用戶猛增了2300%,這個傳統線下行業幾乎不可能達到的數據時,貝索斯的內心被徹底點燃了,他判斷互聯網將是繼蒸汽、電力之後又一個足以改變全人類生活方式的存在。

縱觀萬年人類史,縱使有新的生活方式出現,商業行為也永遠是不可或缺的存在,隻不過換了一種展示方式而已。

蒸汽時代我們寫信“郵購”,電氣時代打電話“電購”。

所以,貝索斯斷定在互聯網上賣東西,一定是個“金點子”。

1995年,他選擇直奔西雅圖創業,在此之前他放棄了令常人羨慕的金領工作,拿著自己的商業策劃書四處拉投資。

在商業策劃書中,貝索斯決定做垂直產品,至於選擇什麼垂直項,結合自身多年投資經驗的數據分析,他得出的結果是“書”。

貝索斯已經成立了公司,但是,公司沒有錢,雖然他有好的想法,他希望在網上賣書,以取代平常隻能在書店買書這種模式。

西雅圖郊區。

cadabra公司。

穿著西服,剛剛三十一歲,頭發還是很濃密的貝索斯,看到自己麵前的計劃書,他準備看看到底是如何說服其他大佬或者風險公司,以獲得融資。

不過,這個時候,門口外的敲門聲響起。

公司為數不多的一位女職員推開門進來說道:“老板,有人想見你。”

此時,貝索斯隻是一個小小公司的老板,有人來見他,如果是投資人,他更是高興。

貝索斯急忙起來。

讓他沒想到,來見他的居然是一位華人。

對方先是拿出自己的名片遞給對方。

“貝索斯先生,我是帝國集團的。”

帝國集團?

貝索斯很驚訝。

他很清楚帝國集團的恐怖,因為帝國集團在矽穀,甚至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帝國集團投資的身影。

當然,包括現在超級計算機軟件公司,甲骨文,金門科技公司等等,幾乎都是帝國集團投資的。

還有現在最火的互聯網公司雅虎公司,據說也是帝國集團投資的。

(本章完),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