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8章:海水淡化技術!(1 / 2)

1992年12月4日。

星期五。

這一天上午。

楊銘吃完早餐後,沒有回帝國集團大廈總部上班。

而是帶上林秀芝,何超瞏等人從淺水灣港口坐船前往大嶼山以及交椅洲填海地區視察。

這些地方,一直在修建。

除了之前已經有上百萬低收入階層住進來後,隨著香江人口繼續暴漲,低收入階層更多。

原來這些低收入階層,隻能住在籠屋,或者在環境惡劣的出租房居住,但是,現在隻要是屬於香江百分之十低收入階層,都可以申請入住帝國集團和楊銘基金會提供的組屋。

此次,楊銘過來視察,想看看這邊的情況。

當楊銘等人來到這裡,除了看到越來越多的高樓。

基本上都是上百米高的商品樓,但是,現在這些商品樓在香江市民眼裡,不是豪宅卻是勝似豪宅。

因為這裡除了一房一廳,兩房一廳,三房一廳的房子,算下來,除了需要繳納很便宜的水電費外,其他都是免費的。

也就是說,正是因為那樣,他們才可以像正常人那樣生活。

但是,在帝國集團和楊銘基金會還沒有提供這些組屋之前,他們根本就沒有機會住到這種房子。

他們對於楊銘和帝國集團的感激是無法形容的。

當然,如果有人收入高了,還是要從這裡搬出去,讓其他低收入階層搬進來。

不過,隨著香江人口的暴漲,低收入階層肯定也是跟著暴漲。

這也就意味著,帝國集團在修建這些組屋的時候,還會修建更多。

除了交椅洲這一帶,現在大嶼山附近也在修建。

而大嶼山一直在被炸掉開發,除了提供大量土地來填海造地,甚至一部分還被拉到濠江那邊進行填海造地。

也就是說,大嶼山這裡的土地,源源不斷為香江,濠江提供填海造地的材料。

如今,楊銘來到這邊的時候,先是在交椅洲看了。

現在這裡除了有幼兒園,小學,中學,還有商場和公園,還有各種運動場地,相比起以前確實好了許多。

而且,這裡的幼兒園和中小學讀書,除了方便,也差不多相當於免費入讀。

那麼這樣會不會養出一批懶人來?

實際上,楊銘知道,他不僅參考了曆史上新佳坡組屋的政策,也考慮到這些問題,也就是說帝國集團和他都不可能養懶人。

雖然是幫助弱者,減少社會的矛盾,但是,他不可能白白養著這些人。

其中,能夠入住進來的,很多都是上了年紀的低收入階層,還有一部分就是新移民,這些人剛剛過來,居無定所,收入也是非常低。

而正是帝國集團的幫助下,他們很快適應香江的新生活,等到他們收入提升,不在屬於香江最低收入那百分之十香江市民後,他們隻能從這裡搬出去。

楊銘看到這裡真的不錯,何超瞏,林秀芝等人都是很驚訝,她們覺得楊銘確實改變了很多人,至少像現在這些人,很難想象他們以前住的地方會是如何?

楊銘沒有在交椅洲那裡呆很久,離開交椅洲,坐船前往芝麻灣半島以及石鼓洲那邊。

本來,在這之前這裡是隔開一大片海域的。

但是,現在早已連起來,石鼓洲也不是一個島嶼,現在周圍早已被填海造地。

這邊除了規劃修建商品樓,寫字樓,還有各大相應配套措施。

而且,這邊更遠的地方,已經被帝國集團逐漸開發成新的港口。未來這一片連同大嶼山本島,連同香江新國際機場,以及連同港島,九龍等等。

雖然維多利亞港裡麵還有最重要一個作用就是深水港,避風港。

但是,在楊銘看來,維多利亞港肯定逐漸被外麵的港口給取代的。

那這對他來說,豈不是影響最大?

畢竟,九龍倉等等,很多港口都是在裡麵。

但是,楊銘知道,曆史上包裕剛也好,還是李加城也好,他們分彆在收購九龍倉,和記黃埔後,許多港口直接拿來改成高樓大廈了。

楊銘知道,到時那種情況下,這些港口再沒有以前的作用,肯定也會是那樣的。

那麼當初收購這兩家洋行,而到了現在,土地增值已經不知道多少倍。

加上到時楊銘的深水港放到外麵,實際上,對於他的港口和航運業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此時,楊銘,何超瞏,林秀芝等人在這看著,何超瞏和林秀芝更是驚訝。

她們依然記得很清楚,當初第一次過來,除了看到是樹木和海邊懸崖外,並沒有看到什麼。

但是,現在已經開發成了大片的房子。

而此次,楊銘前來這裡,可不僅僅是看這些變化。

他主要去看很重要的一個產業。

海水淡化。

在八十年代初,楊銘就注意到海水淡化的重要性。

一方麵,香江的淡水早已沒有滿足,當初楊銘收購了香江自來水公司,雖然讓內地加大提供供水,實際上還是不夠的。

特彆是香江的人口增加,科技產業的發展,需要用到的淡水越來越多。

這些年,帝國集團的半導體產業,特彆是香江集成電路公司成立後,並且開始生產芯片,需要用到的淡水越來越多。

此時,帝國集團和香江科技園區方麵已經有人提出,香江淡水問題已經不能滿足現在香江芯片的發展和製造,必須找到更好,淡水更充足的地方。

另外,還有大量的電力,這些也都是需要的。

所以,有人提出把研發中心留在香江,至於生產製造則是搬到鵬城或者莞城,惠城等地。

楊銘並沒有同意,也沒有反對。

未來芯片製造廠肯定會是在國內多個城市成立的。

但是,按照香江現在的人口和科技產業的發展,對於淡水的需求量肯定是越來越多。